1、《叶樱与魔笛》(太宰治)故事是以一家人中姐姐的视点来回忆的。妹妹患有肺结核,被一位叫M.T的男人抛弃。姐姐不忍妹妹受苦,假扮M.T给妹妹写信,殊不知妹妹以前收到的那些信竟都是妹妹写给自己的……妹妹本已经绝望了,但是姐姐的信件却又照亮了她的心灵。表面上是因为机缘巧合使得姐妹俩共同编织了一个本不存在的、充满慰藉的爱情故事,实质却是姐妹间纯真的情感的真实而必然的结果。通篇有关父亲的内容不超过五句话,但是父亲的形象却刻画得淋漓尽致,父亲的在场使得整篇文章的情感于细腻中不失坚毅,于清冷黯淡中愈发散发温暖。 2、《山月记》(中岛敦)山月记以唐代传奇小说为素材,描述生性倨傲的诗人李徽年纪轻轻就金榜题名,不甘与庸人为伍的他,却又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后来在自尊心与自卑心不断交相冲突的矛盾下,丧失人性变成了一只狂暴的猛虎,终夜徘徊在山间的冷月残光之下。作者将知识分子的孤独虚无感这一主题发挥到了极致,借用中国古典的外壳创造了一个如梦似幻、亦庄亦谐的世界。 3、《女生徒》(太宰治)本文是根据一位十九岁女性读者有明淑寄给太宰的日记所写成的短篇小说。女孩会因为在公车上讨厌浓妆女人身上的味道,进而讨厌自己,甚至想在少女时就死掉,这样才能保持冰清玉洁的状态;可下车后又会因为看到美丽的景色,而感动得几乎落泪;她回到家里,因为看到客人,怕被母亲冷落、疏远而闷闷不乐,可在看到镜子里神采飞扬的自己,感觉自己看过美丽天空的眼睛也变美了,瞬间喜不自禁……太宰治将女生的日记压缩为一位十四岁女生一天中发生的故事,以少女独白式的口吻,以女性的视角,细腻地描写了这位少女的情绪变化,展示出了她摇摆不定的自我意识和偶尔的厌世心理,也揭示了少女们所特有的内心感受。 4、《鱼服记》(太宰治)主人公思华从小在山里长大,山里的茶店、炭屋、瀑布和父亲构成了思华的整个世界。思华天性纯真烂漫,父女俩相依为命,在山里平淡度日。此时的父亲是思华的“信仰”和“依靠”。父亲给她讲过一个故事,独自偷吃了食物的兄弟后来变成了蛇,寓意贪婪的人会失去做人的资格。后来,思华目睹了“城里学生”坠崖身亡后开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并问父亲“你为什么活着”。询问无果,她第一次和父亲产生了冲突……在一天晚上,思华独自吃过晚饭后睡觉。在梦里,她感到身体很痛,并且闻到了一股酒味儿。随后她大叫一声便冲出家门向瀑布跑去,大喊一声“爸爸”便跳下悬崖选择自尽。她以为自己变成了大蛇,再也不用回到小屋,但实际上她只是变成了一条小鲫鱼。对于太宰治来说,战后的日本被毁得千疮百孔,而他在本文中的描写就是他理想的世外桃源。可是在这美好的地方也依然会有死亡和肮脏、丑陋的事情发生,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人内心泛起各种波澜。而文中的思华则代表了太宰治,一个内心纯洁不谙世事的少年却在突然间明白了世间的丑恶,他留恋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仍然是有爱的,就像在思华决定跳水前大喊了一声“爸爸”一样,即使知道不齿,但思华依然留恋,但这份留恋也阻挡不了她对这世界的无奈和抗争,对于美好世界的向往,于是她带着不舍,选择了永远离开。故事中无论是父亲还是女孩,都是太宰自身的写照。末了选择死亡,化身为小鱼自由地遨游水中,也体现了无赖派对于自由的追求,同时也预示着太宰对于人生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