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绘画如寄(全二册)

如寄(全二册)

如寄(全二册)

定 价:¥398.00

作 者: 耿介耳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59870940 出版时间: 2024-07-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读书人的书画手记,亦是一部基于日用和学习的艺术笔录,一部真正的自我陶养的文化反思录。作者秉持“书斋·日用”观念,反思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变异,探赜中西艺术对比中的幻象与真义,强调中国古典艺术中的人文意蕴和文人趣味,旨在召唤自我“回到书斋”。10年间,作者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对当代书坛进行了深刻而有力的反思,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赋予了本书极高的文本价值。这十年的成果是作者精神世界的缩影,更是对现实世界与心灵世界交融共生的深刻思考与完美融合。本书辑选作者近十年的书画创作作品,分“水墨笔记”(绘画)和“浮世日札”(书法)上下两卷,共500余幅手迹,形制包括扇面、手卷、册页、楹联、札记等。绘画部分以花鸟为主,兼有人物小品;书法部分列“读古札”“庚子札”“人物札”“艺事札”四大系列,书体涉及篆隶楷行草诸体。

作者简介

  耿介耳,原名耿成义,别署东明生、介耳、近溪堂。1964年1月出生。山东省东明县人。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审。先后任《山东成人教育》《现代教育》《中国成人教育》编辑部主任,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主任。2010至2021年担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大中小学传统文化传承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倡“传统文化体验教育”与“文化感教育”。出版有《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引论》《成人教育学》《企业形象传播论》《文化育人》等著作多部,在《中国出版》《东方艺术》《书法导报》《书屋》《诗书画》《编辑学刊》《当代传播》等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及大量文化散论。案牍之暇,寓闲情于诗书画,崇晋爱宋,亦流连于钟鼎碑版之间。自娱自足,与古为徒,更欲以此为养学润身的别途。

图书目录

《如寄》上册:《水墨笔记》
卷一·画录
 
一枝春 003
别君经年 余心甚念 005
新桔 006
拟八大法 008
相偕图 009
兰雁图 010
拟八大意 011
不亦君子乎 012
思君不见对花语 013
鸡雏图 014
新花 015
鹊信图 016
铜钱好 017
时时敛爪 何谓霸气耶 018
新蔬图 019
瓶花图 020
肖像 021
墨梅图 022
芍药一瞥 023
染春图 024
幽隐图 025
引吭图 026
春水 027
临八大之一 028
临八大之二 029
阳春白日风在香 030
吴湖帆莲意 032
秋意 033
也喜杏子初熟时 034
兰不远人未可狎 035
倩风图 036
点绛唇 038
双清图 039
有子在后 勿近我 040
相守如常 041
和平利市图 042
安和图 044
事事舒心图 045
他日相知 今日相见 046
金钱草 048
但得空鼠穴 无意为鱼餐 049
清曲 050
丁酉吉丰图 051
唤得清风图 052
相偕春风明月归 054
其馨何如 055
寂心图 056
开年禳灾图 057
朝歌图 058
青石 060
冰姿 061
巧笑倩兮 伊妹儿也 062
金钱为草 063
望之俨然 即之也温 064
吾本知足 力戒贪心 065
古翠图 066
金翠图 067
陶兔 068
寅卯惜别 069
摹摩里索油画《年轻女佣》 071
春光图 072
欲知书味多咀嚼 073
忆昔雪国有暖阳 074
堂前芳华图 075
气朗朗如佳士 076
且唤庚子春风回 078
堂前新花凝如玉 079
瓶花图 080
相惜图 081
鸟石图 082
清供图 083
红萼图 085
清放 086
竹石图 087
不妨散漫 088
拟八大笔 089
可于寒处知风骨 090
一访幽花 091
我今登高处  目光自远大矣 092
案头 094
酒已满客未归 096
琴叶榕 097
既爬得上来 便也不愿下去矣 其难乎哉 其难乎哉 098
吾有喜 亦盼得君有喜 099
佛写意 100
绮窗新梅 101
幽芳图 102
伊伊鸭鸭图 104
家兔图 105
鹦鹉图 106
蝉猴 108
墨梅图 109
照眼新花 110
花发图 111
回眸确认相知否 112
看相貌骇人  想君心当亦善也 113
也借梅花学逃禅 114
观自在 117
目明不忌暗夜行 118
空说无益 119
望江南 120
常随不羁马 鸿飞是天涯 122
倘你我和谐 天下可谓大同乎 124
拳石卷 126
伏虎卷 128
 
卷二·书录
大道不器 137
临赵撝叔书 138
无求 140
贤哉品在时流外 静者春生朗抱间 141
汉砖写意 142
《内经》句 143
屈原《远游》句 144
辛稼轩词两首 145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 146
黄山谷跋语 148
唯有黄花不负秋 149
临敦煌遗书《佛说生经》 150
临《献侯鼎》《戍甬鼎》 152
李白诗《月下独酌》 153
父 154
稼轩词《定风波》 155
录《俞樾致徐琪札》 156
抱一 157
临鲁迅手札 158
隐几而坐 160
临文征明手札 161
临印台前汉简 162
《小窗幽记》数句 163
书隆莲法师《未必五首》 164
急就章语 166
梅花似我 168
子岁洪福 169
量物节欲 170
沉着 171
富贵长年 172
庚子洪福 173
拟薛绍彭书札 174
临《初月帖》 175
戏题 176
黄山谷说东坡 178
玄同 180
乘兴 181
鸿 182
宋人词句 183
琴韵 184
妙造自然 伊谁与裁 185
心之所向素履而往 186
临敦煌马圈湾木牍 188
俞樾劝停俞楼札 189
黄山谷论书跋语 190
山谷题王荆公骑驴图 191
临《东坡致季常札》 193
知能通达多见闻 194
王昶观鹊华秋色图 195
不可量也 196
贵民 197
题画梅 198
元好问诗 199
拟汉砖书意 200
王冕题梅三首 202
年矢每催 曦晖朗曜 203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204
鲁迅诗联 205
临《大慈如来告疏》 206
东坡论画句 208
临《十七帖》之《严君平帖 》《盐井帖》 209
临陆机《平复帖》 210
水边梅 211
盈手入帘联 212
山谷论诗 213
月华洞庭水 兰气潇湘烟 214
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216
阿弥陀佛 217
远水孤云 218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句 219
放鹤亭记 220
东坡“放鹤词” 221
据为宗匠 222
南田画语 222
行己有耻 博我以文 224
书稼轩《青玉案》词 225
丈夫君子联 226
临《十七帖》之《游目帖》 227
临赵之谦诗屏 228
临里耶秦简 230
程子朱子咏春诗 231
案头几卷古人书 232
东坡记游庐山 232
陶渊明《神释》诗句 234
六通五蕴联 235
自比杯水知名淡 236
恽南田题画 236
节临陆游诗稿 238
旧书佳客联 240
茅维致陈眉公札 241
书李商隐《瑶池》诗 242
宋人阮逸序《人物志》 244
雄关漫道真如铁 248
东坡论修养帖 248
临《朱君山墓志》 250
昼眠夕寐 252
贺宋遂良先生九十华诞联 253

 
《如寄》下册:《浮世日札》
 
卷一·读古札
002 为文当从实处落地
003 名教之迹可循乎
004 曹操气量
005 东坡多谐语
006 鲁迅藏徂徕山摩崖拓片
007 文人游冶
008 凡事忌尽
010 时气不必讳谈
011 劝世良言
012 送扇风习
013 古今美人之喻
014 好辩之弊
015 做山人要得大自在
017 谁谓文人相轻
018 文辞即如其人
020 分说雅俗
022 李贽与耿氏
024 不轻立言
025 陆机爱犬
026 明人清奇
027 审美至宋明一变
 
卷二·人物札
030 金冬心自诫诫人
031 唐宜之寄居僧家
032 五百年贤者乎
033 龚贤亦或贠半千之再来也
034 倪星垣联语
035 贯休与吴越王
036 东坡情老念兄弟
037 柔奴所在是心安
038 阳明参禅
040 东坡好道
041 司马兵法
042 顾亭林不轻刻书
043 太仓王时敏祖孙
044 蔡文姬识音
045 程邃与君子交
046 魏启后重西画稿本
047 李应桢与文征明祝允明
048 倪云林与贾平凹
050 郭味蕖借语勉范曾
051 魏启后翁喜开夜车
052 桂馥刘少宣咏济南
054 苏东坡识文与可
055 东坡与佛印
056 晏庐抄书
058 张之洞十三子富藏金石
060 俞曲园留春
061 沈寐叟与刘正成
062 孔融何以为蠢
063 张方平说孔融
064 恽南田气格
065 曾国藩读书要诀
066 恽寿平气格
067 玄一谐语
卷三·艺事札
071 论诗拘泥 何处有诗
072 以象取意
074 明诠嵌名联
075 嵌名叠加新意
077 读潘龄皋
078 王家葵博雅
079 稼轩独得梅花心
080 诗境由心出
081 李后主之境
082 袭用前人句而出新境
083 诗语重内蕴
084 竹枝词汇集
085 黄山谷论诗
086 以禅悟诗一例
087 王维静气
088 诗境基于认知
090 山水间有道
091 访碑之兴
092 宾虹不取明清
093 黄宾虹诫学画者
093 用笔争让与啮木成文
094 米芾说古法坏
095 今日之俗明日之雅乎
096 不必一味求变
097 泰山李斯碑存续
098 老舍识画
099 行健公寄情牡丹
100 隶变
101 尺牍意味
103 山谷论书如禅
105 石壶以灵魂论画品
106 江声与王蘧常的篆书癖
107 冷军说画
109 人气与时气
110 书字恭敬
113 影写与写意及徐渭
115 钟鼎款识之趣
115 临书之法
116 解字学字
116 山谷说右军笔法
118 红丝砚
118 红丝宝砚
120 世界石铭优先者
121 晋代女子颇尚文墨
124 点划论书史易胶柱鼓瑟
126 兰亭论辩之史学价值
127 包世臣引动兰亭认知
129 隶意与书史例证
131 拙巧看书史及《兰亭》
134 不可拘泥一时一点画
135 八大临河序自足一体
136 隶行草之流变
137 书体之变重在书意
139 魏晋时草不入铭石
141 书史不可无宗主
142 东晋时人观世象
145 撝叔脱略时俗
146 书当适情乐性
149 之谦断不迎合
151 撝叔自言善稿书
154 纪侯钟
155 韩愈《琴操》十首
156 原宪鼓琴
157 焦尾琴
158 琴中蛀虫鞠通
160 尺八与禅
162 蚕茧弦声似愁女
163 大音希声
164 林麓高士
166 欧阳修以琴医病
167 学琴志意
168 以琴喻画
169 人琴惚恍若一
170 潇湘水云
171 琴声十六法
173 清声之幽
174 琴制亦变
175 琴声之虚
176 琴之正声
177 琴感正意
178 怨女弦歌
179 嵇康鼓琴通神
 
卷四·庚子札
183 情字难填
184 高二适狷介
186 孔孚临场书
187 增人师说学
188 报人之德
189 诗书留作后人评
191 联述赵之谦
192 巧解诗情
193 吕蝴蝶
194 音声动人心者
195 正成公以东坡自励
196 赵之谦在日本
197 当代散文八大家
199 林泉之致
200 东坡换羊书
201 东坡不售书画
202 东坡气意弥满
203 文字技痒
204 能海上师
206 为师善奖掖
207 不以利观画
208 同感生涯
209 画为心迹
210 曲突徙薪
212 父子有别
213 生老寻常事
215 陈松谷放达如神仙
卷五·浮生札
218 母教吾辈不贪求
219 父老矣
221 父病记
222 宋公柔情消侠气
223 心慰有君信
225 大河小记
228 遥念故土
229 锦城游来文章多
230 心斋气格
231 蕙兰初放
232 燕居记
233 斯琴高哇
234 喜得阳光日
235 人当修得个好死
236 雨几时来耶
237 邹鲁之光
239 从军酒前诵语录
241 预知归期者
242 古远清离世记
244 文军三境
245 今夜赏月否
246 嵇康之后乎
247 宋公赏香
248 海上风雨
249 珍摄珍摄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