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法帖》,全称为《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又称为《钦定三希堂法帖》,即正集32册,236篇,是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由宫廷编刻的一部大型丛帖。乾隆十二年梁诗正等奉敕编次内府所藏魏钟繇至明代董其昌共一百三十五位书法家(含无名氏)的墨迹钩模镌刻,选材极精,共收三百四十件楷、行、草书作品,另有题跋二百多件、印章一千六百多方,共九万多字。《三希堂法岾》其规模之大,收罗之广,镌刻拓工之精,以往官私刻帖鲜与伦比。其书法艺术价值极高,代表着我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中国古典书法艺术殿堂中的一笔巨大财富。 南宋时期的吴琚,字居父,号云壑,汴京。吴琚几乎可以说是“米芾第二”,耗尽毕生学米芾的书法,达到了可以乱真的程度。吴琚能够进入书法史,凭的不单单是像米芾,更在于其书法具备与米芾一样的神采,在无形之中增加米芾书法的厚度,这就是其书法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