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生于北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卒于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祖居山西太原,后迁湖北襄阳,晚年定居江苏镇江。自小学习书画,向时人学习,也向古帖取法。他临摹古帖,形神精妙,几可乱真,由集古而出新,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苕溪诗帖》是米芾三十六岁时所作,时为宋元祐三年(1088 年),与《蜀素帖》同为米芾行书的重头戏,并称米书双璧。《苕溪诗帖》的用笔有如下特点:一是中锋侧锋兼用,藏锋与露锋并施,善于在平中见奇、险而不怪,在正侧、俯仰、向背、曲直、转折和顿挫中形成潇洒俊迈的气势、痛快淋漓的风韵或杀锋落笔重若崩云,往往以很重的落墨起笔,让人震撼。如帖中“襄、夏、去、载、枚”等字,起笔都是势大力沉的圆头横。行笔到中段稍提而过,尾部又顿按,但没有起笔那么狠而重,显得有急有缓、有主有次,富于变化。二是横画的左伸右缩,对比明显,如帖中“夏、去、秋、半、青、梁”等字。三是竖画多欹侧,竖画上部偏向左,下部偏向右,如帖中“群、哗、辞、声、怜、行”等字,玉树临风、摇曳多姿。四是蟹爪钩的妙用。蟹爪钩是一种惯常发力点产生时间差的钩法,出钩前要增加一段横向运动过程作为蓄势铺垫,其形状如同螃蟹扬爪横行,故名。其在汉隶中已见端倪,王羲之、王献之和颜真卿等书法家都有运用。米芾《苕溪诗帖》也大量运用这一技法。例如“将、谢、寻、浮、转(轉)、宁”等字的竖钩,“戏(戲)、秋、周”等字的竖撇。五是捺画的变化。人们通常写捺画特别是平捺,多以左轻右重,一波三折而过,《苕溪诗帖》除了守常之外,还有出新,即反捺的变化,写出了极为别致的反捺,反过来变成左重右轻。例如帖中的“峰、漫、入、还、通、过、游(遊)”等字的反捺。 《苕溪诗帖》的结构欹正相生,通常有欹侧的体势,欲扬先抑、欲左先右、欲疏反密。如在保持重心平稳的基础上,极力将竖画往右下偏斜,又在适当的位置调整一些笔画或字向左下倾斜,增加了灵动跌宕的风姿和骏逸飞动的神态。《苕溪诗帖》的章法也颇具匠心,可谓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老而不枯、润而不肥。紧凑的点画与大段的留白形成强烈的对比,粗重的笔画与轻柔的牵丝交相辉映,骏逸的笔势与涩滞的笔触相辅相成。在重视整体气势的同时,兼及细节的雕琢,把风樯阵马的动态与沉雄稳健有机地融合,创造出激越痛快、翰逸神飞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