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709—784),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终年 76 岁。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谀权贵,曲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他一生忠烈悲壮的事迹,提高了其于书法界的地位。在书法史上,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又吸取初唐诸家特点,兼收篆隶、民间书法和北魏笔意,一变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颜体奠定了他在书法史上千百年来不朽的地位,颜真卿是中国书史上富有影响力的书法大师之一。他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他的书迹作品甚多,楷书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自书告身》《颜勤礼碑》等,是极具个性的书体,行草书有《祭侄文稿》《争座位帖》等,其中《祭侄文稿》是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无意于工而进入的最高艺术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颜勤礼碑》的笔法特点首先是中锋运笔,方圆兼备,横细竖粗,对比明显。主要笔画和次要笔画的区别很明显。例如“处”字一捺为主要笔画,厚重而劲健,其他笔画都有揖让,结构上字形端庄,豁达宽博,形体多取纵势,伟岸挺拔,通过笔画的穿插、避就、揖让、虚实、疏密等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形成其雍容大度、雄浑宽厚的结构特征。章法上字距较密,行距也适当缩小,在轻重之中呈现出茂密挺拔的气势。《颜勤礼碑》充分体现了晚年的颜真卿书法艺术登峰的气象,是学习颜书的极好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