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理解中国书法的三个维度 001
书写用品——文房四宝 004
书写对象——汉字和汉文学 032
书写者——书家 038
第二章 篆书 041
商周时期的大篆 043
小篆的全盛 059
篆书的式微 067
书道复兴的清代篆书 069
第三章 隶书 073
篆书的隶变与隶书的萌芽——先秦、秦朝 075
隶书的成熟——两汉 079
穷则思变、形体多姿的六朝隶书 088
隶书式微——唐、宋、元、明 092
书道中兴的清代隶书 096
第四章 草书 103
篆书和隶书的草写与草书的萌芽 105
汉代章草和今草雏形 106
魏晋新体与今草的成熟 108
唐人尚法与狂草崛起 115
尚意书风与宋代草书 121
回归二王与元代草书 127
心学兴起与明代大草 132
碑帖融合的清代草书 139
第五章 行书 147
行书的萌芽与规范 149
行书的发展——中唐 166
行书的发展——晚唐五代 169
“尚意”的宋代行书 171
“以古为新”的元代行书 182
“台阁体”笼罩下的明代行书 185
碑帖融合的清代行书 191
第六章 楷书 199
楷书的萌芽 203
二王书风与百花齐放的魏晋南北朝楷书 205
法度严谨的唐代楷书 216
楷书的守成与求变 228
第七章 篆刻 245
早期篆刻艺术的繁荣——战国秦汉时期 247
篆刻艺术的衰落期——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 255
篆刻艺术的复兴期——明清时期 266
主要参考书目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