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每个人都应该懂一些食疗知识
2 食疗养生为什么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2 食疗以中医为基础,是科学的饮食疗法
3 五行学说在食疗中的应用
3 食疗能改善亚健康状态
4 中医食疗养生可以调阴阳,防疾病
5 中药和食物的四性与五味
5 中药的四性
6 食物的四性
6 中药的五味
7 食物的五味
8 食疗遵循的四大原则
8 辨证用膳
8 因人用膳
9 因时用膳
9 因地而异
10 食材如何搭配
10 粗细搭配
10 干稀搭配
11 荤素搭配
11 寒热搭配
12 食疗的误区要避开
12 误区1:补充营养就是食疗
12 误区2:食疗无毒无害,多多益善
12 误区3:食疗不用医生开方子
13 误区4:生病了什么都要忌口
13 误区5:中医养生与年轻人无关
第二章 顺应季节的变化,应时养生
16 春季阳气升发,宜养肝护肝
16 春季饮食重在养肝护肝
17 春季生活起居要规律
18 春季适宜多运动
19 春季防病抗病
19 春季宜保持心情愉悦
20 春季养生食疗方
22 夏季潮热,宜养心健脾
22 夏季饮食重在养心除湿
23 夏季生活起居要注意
24 夏季游泳养生
25 夏季防病抗病
25 夏季心静自然凉
26 夏季养生食疗方
28 秋季干燥,宜养阴润肺
28 秋季饮食重在养阴润燥
29 秋季生活起居需灵活
30 秋季运动不宜过猛
31 秋季防病抗病
31 秋季应宁静心境
32 秋季养生食疗方
34 冬季寒冷,宜扶阳养肾
34 冬季饮食重在扶阳养肾
35 冬季生活起居需防寒
36 冬季运动要适度
37 冬季防病抗病
37 冬季心态要平和
38 冬季养生食疗方
第三章 食疗养脏腑,吃出身体好状态
42 养好心,气血充盈精神好
42 心是身体的“主管”
42 易伤心的不良生活习惯
42 心脏不好的典型特征
43 红色、苦味食物让心脏变强劲
44 养心安神食疗方
46 疏肝养肝,气血畅通人轻松
46 肝脏是身体的“血库”
46 易伤肝的不良生活习惯
46 肝脏不好的典型特征
47 青色、酸味食物让肝轻松舒畅
48 养肝护肝食疗方
50 养好脾,人不老
50 脾是“仓廪之官”
50 易伤脾的不良生活习惯
50 脾脏不好的典型特征
51 黄色、甘味食物让脾更有活力
52 健脾和胃食疗方
54 养好肺,气色好,抵抗力强
54 肺是人体呼吸的“大总管”
54 易伤肺的不良生活习惯
54 肺脏不好的典型特征
55 白色、辛味食物可养肺润肺
56 润肺养肺食疗方
58 养好肾,身强体健
58 肾为“先天之本”
58 易伤肾的不良生活习惯
58 肾脏不好的典型特征
59 黑色、咸味食物可补肾养肾
60 固肾益精食疗方
第四章 因人而养,吃出平和好体质
64 气虚体质,宜补中益气
64 看症状,辨气虚体质
65 气虚体质这样做,气血充足有精神
66 补气食疗方
68 阳虚体质,宜补虚养阳
68 看症状,辨阳虚体质
69 阳虚体质这样做,全身暖洋洋
70 补阳食疗方
72 阴虚体质,宜滋阴润燥
72 看症状,辨阴虚体质
73 阴虚体质这样做,下火不怕热
74 滋阴食疗方
76 湿热体质,宜祛湿除热
76 看症状,辨湿热体质
77 湿热体质这样做,身轻体健不长痘
78 清热利湿食疗方
80 痰湿体质,宜化痰祛湿
80 看症状,辨痰湿体质
81 痰湿体质这样做,轻松消除大肚腩
82 化痰祛湿食疗方
84 血瘀体质,宜活血化瘀
84 看症状,辨血瘀体质
85 血瘀体质这样做,气血通畅不长斑
86 活血化瘀食疗方
88 气郁体质,宜疏肝理气
88 看症状,辨气郁体质
89 气郁体质这样做,理气解郁心情好
90 疏肝理气食疗方
92 特禀体质,注意抗过敏
92 看症状,辨特禀体质
93 特禀体质这样做,体质强健不过敏
94 抗过敏食疗方
第五章 对症食疗,摆脱疾病的困扰
98 消化系统疾病
114 呼吸系统疾病
122 内分泌系统疾病
128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138 神经系统疾病
144 骨科疾病
156 五官科疾病
168 儿科疾病
180 妇产科疾病
204 男科常见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