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上册主要介绍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方法,下册主要介绍该病的饮食及护理建议。1. 炎症性肠病概述。炎症性肠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累及回肠、结肠、直肠,病程漫长易复发。该病可以分为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两种类型,其临床表现、病理、诊疗方式各有不同。2. 炎症性肠病的流行病学。这部分介绍炎症性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以及近几年的增长趋势。3. 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学。介绍最近几年在炎症性肠病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制方面的最新进展,特别是遗传背景、肠道菌群、东方人群遗传特点、免疫因素等,帮助读者理解疾病等发生原理。4. 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分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两种类型,介绍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方法,包括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5. 炎症性肠病的饮食。介绍饮食结构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以及患者应选择什么样的饮食来帮助改善症状和控制疾病发展。6. 炎症性肠病的护患沟通。介绍如何运用护患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患者因疾病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及病耻感,更好地实施医疗护理计划,促进疾病恢复。7. 炎症性肠病的营养治疗和护理。从护理的角度,介绍炎症性肠病的营养治疗手段,例如营养素补充、肠外营养、肠内营养、膳食治疗等。8.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大部分炎症性肠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病耻感。另外,该病既受到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又表现出一系列典型的躯体功能症状。因此,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心理学策略的干预,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