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说话的分寸:言多必失,学会慎言 001
1.把握言辞的尺度:避免过度与不足 002
2.说话不能太直,学会先思考再发言 005
3.是赞美还是吹捧,取决于态度和分寸 007
4.批评要注意“火候”,别刺激他人的自尊心 010
5.有技巧地说“不”,别让人下不来台 013
6.劝说要有分寸,避免喋喋不休 015
7.追问“点到为止”,避免“越界”而不自知 018
8.不探问隐私,不强行“分享” 021
9.小心!幽默也有雷区 024
10.散发负能量的话语,别总是挂在嘴边 027
11.牢记“说话留点余地”的智慧 030
12.发挥“适时沉默”的力量 033
第二章 做事的分寸:进退得当,恰到好处 037
13.谋定而后动:未雨绸缪,计划先行 038
14.量力而行:设定可实现的目标 041
15.停止“好高骛远”,从近处和低处做起 044
16.权衡利弊,把握好决策的分寸 046
17.在“行动迅速”与“步骤稳健”中找到平衡 049
18.讲原则与懂变通:灵活调整,适应变化 052
19.学会及时止损,该放弃时果断放弃 054
20.时间规划:注重合理性与灵活性 057
21.与人合作:掌握好“舍”与“得”的尺度 060
22.制定责任边界,不要替别人承担责任 063
第三章 做人的分寸:藏露得宜,做好自己 065
23.给自己“画像”:独立、客观地认识自己 066
24.了解自我价值,别试图向每个人证明自己 069
25.学会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 072
26.“收”与“放”的平衡:张扬不等于张狂 075
27.对自己要有点分寸,不要总好为人师 078
28.懂得低调,高调时也要有分寸 081
29.不怕“坐冷板凳”,要耐得住寂寞 084
30.学一些“外愚内智”的技巧 087
第四章 思维的分寸:洞察自我,打破禁锢 091
31.思维的度与量:动态平衡的艺术 092
32.及时内省,洞察自我的思维模式 095
33.平衡认知,消除思维的偏差 098
34.克服保守心态,让自己不再退缩 101
35.驱除“无用的担忧”,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103
36.想象要合理,思维的触角才能自由延伸 106
37.突破定势思维,解放自己的思路 108
38.学会归零思考,不被失败占据头脑 110
39.逆向思考,掌握以反求正的智慧 112
40.反思与总结,不断优化思维的分寸 115
第五章 交往的分寸:把握界限,不失体面 117
41.“刺猬效应”:再亲密的关系,也需要距离 118
42.熟而不逾矩,警惕“超限效应” 122
43.给予与索取:平衡付出与回报 124
44.别被“自己人效应”拖累 126
45.慎重“自我暴露”,守护好隐私界限 128
46.折中应对法:折中并不代表懦弱 131
47.“热心”有分寸,不做没有原则的“取悦者” 133
48.不做“老好人”:理性、恰当地表露不满 135
49.好面子要有度,别让好面子成累赘 138
50.水至清则无鱼,对别人不要过于苛刻 140
第六章 竞争的分寸:适度博弈,和谐共赢 143
51.以不争为争,莫能与之争 144
52.给对方留点余地,避免两败俱伤 147
53.多做换位思考,缓和剑拔弩张的场面 150
54.适时退让,反而能够获得更多 152
55.走出“旅行者困境”,切勿自作聪明 154
56.学一学“猎鹿博弈”,试一试合作共赢 157
57.有时不妨多一些置身事外的智慧 159
58.追求共赢,谁说竞争一定要有输家 161
59.有分寸者不争输赢,只求成长 163
第七章 情绪的分寸:内心平和,波澜不惊 165
60.训练情商,不做情绪的奴隶 166
61.拒绝心浮气躁,把握好情绪的“水位” 168
62.摆脱情绪化推理,别被小情绪牵着鼻子走 171
63.掌握情绪的分寸,别在冲动下做决定 173
64.切勿带着情绪口不择言 175
65.避免“情绪反刍”,不要总是揭自己的伤疤 177
66.疏导情绪不是发泄,要找到适当的方式 180
67.划定心理界限,别让别人决定你的心情 182
68.多一些包容和理解,情绪不会失控 184
第八章 生活的分寸:从容淡定,张弛有度 187
69.分清工作、生活之间的界限和起止点 188
70.忙碌要有分寸,留出自我释放的机会 191
71.适度宣泄,不要把压力全留给自己 193
72.把握好激情与平淡的边界 195
73.喜好有度,心存戒惧 197
74.认清欲望,别让贪婪过度膨胀 199
75.摒弃完美主义,找到生活的平衡点 201
76.摆脱攀比心理,让生活更轻松自在 204
77.看淡得与失,保持一颗平常心 206
78.学会“留白”,让自己能够从容转身 208
79.适时放慢脚步,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