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回顾了日本央行从1998年开始历时四任行长的长达25年的金融宽松化政策。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于1990年,而真正意义上的通货紧缩出现在1998年前后,房价与股价的崩溃大量消耗了企业与居民的元气,企业不再敢投资,居民不再敢消费,储蓄率居高不下。为此央行系统开始了zui早的零利率政策,希望来提升投资,拉动消费,但zui终的结果却是资金开始在金融系统中空转,而且还直接导致了多家金融机构的破产。在经历了次贷危机和白川方明的负利率后,日本的通货紧缩以及与其伴生的经济停滞收入下降,并没有好转,此后黑田东彦上台,以更为激进的安倍经济学开启了新的刺激方式。作者在书中将安倍经济学成为“一场世纪实验”,但这并非溢美之词,日本使用了其他经济体前所未有的宽松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股市,但是却没有将日本经济带出停滞与失落。对于这25年,现任的日本央行行长,和日本朝野都有所反思。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央行行长并没有wan neng的魔法杖”,一味靠央行的政策不能挽救实体经济。长期的金融宽松政策只是在为那些本来就应该死去的僵尸企业续命,使经济无法正常地进行新陈代谢,日本经历了泡沫崩溃,但是却没有出现美国的大企业的倒闭潮与裁员潮,代价却是全体民众的收入增长低下与停滞的状况下,维持高就业率,同时也断送了新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这种救济性的经济政策,zui终所带来的只能是共同贫穷。所以从日本的教训来看,作者认为,央行与金融手段是有极限的,真正挽救经济的,还应当是结构性的经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