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中国在东盟地区的经济伙伴选择
一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经济伙伴外交的兴起与中国的参与
(二)研究问题:中国对地区经济伙伴的优先选择
二 既有的理论解释及其不足
(一)国家间经济制度关系的选择与形成
(二)中国经济外交中的伙伴关系
(三)既有研究的缺漏与本书的创新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不足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潜在不足
(四)结构安排
第二章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伙伴关系的现状
一 经济伙伴外交的流行与中国建立的经济伙伴关系
(一)全球经济伙伴外交的兴起与流行
(二)中国建立经济伙伴关系的现状
二 中国在东盟地区开展的制度化经济外交往来
(一)作为整体的东盟与中国的经济伙伴外交
(二)东盟各国与中国的经济伙伴关系
三 中国经济外交格局中的东盟及东盟国家
(一)国家战略发展的环境需求
(二)国际制度竞争的伙伴支持
第三章 中国在东盟地区选择经济伙伴的理论机制
一 “政经分离的东盟地区与中国的进入策略
(一)东盟地区存在的“政经分离现象
(二)中国进入东盟地区的策略
二 影响中国经济伙伴选择的两个主要维度
(一)经济指数及其衡量
(二)安全指数及其衡量
(三)分析中国经济伙伴选择的框架
第四章 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的投资伙伴关系
一 改革开放与中国寻找投资伙伴的需求
(一)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体系活动的尝试
(二)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伙伴外交接触
二 中国在东盟地区选择投资伙伴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与描述
(二)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三 中国在东盟地区对投资伙伴的选择
(一)泰国、菲律宾的比较分析
(二)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比较分析
第五章 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的货币伙伴关系
一 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货币伙伴的探索
(一)国际金融危机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
(二)东盟国家作为潜在中国货币伙伴的可能
二 中国在东盟地区选择货币伙伴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与描述
(二)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三 中国在东盟地区对货币伙伴的选择
(一)先行成为中国货币伙伴的东盟国家
(二)尚未成为中国货币伙伴的东盟国家
第六章 结论
一 本书的研究总结
(一)主要研究内容的小结
(二)本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 本书的延展与启示
(一)未来研究可能的延展方向
(二)本书研究结果的启示
附录1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领导人重要互访记录(1980—2023)
附录2 中国对外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时间表(截至2023年年底)
附录3 中国对外签署双边投资协定(BIT)的时间表(截至2023年年底)
附录4 中国人民银行和其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双边本币互换一览表(截至2023年年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