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为什么?
———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时间轴和重大战略意义 1
一 时间轴 3
(一)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时间点: 2023 年 3
(二) 新质生产力背后的时间轴 6
二 重大背景 9
(一)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的
伟大历史方位 9
(二)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期 12
(三)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14
三 重大战略意义 15
(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
关键所在 15
2 新质生产力
(二)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
重要支撑 19
(三) 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2
第二章 是什么?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渊源、 逻辑与具体内涵 25
一 理论渊源 27
(一) 马克思、 恩格斯的生产力理论 28
(二) 中国共产党人的生产力理论 31
二 理论逻辑 39
(一) 创新驱动 40
(二) 产业基础 43
(三) 未来布局 48
三 具体内涵 50
(一) 新质生产力的 “新冶 51
(二) 新质生产力的 “质冶 57
第三章 怎么办?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63
一 实践逻辑 65
目 录 3
(一) 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 新质生产力
为中国 “变道超车冶 提供了可能 65
(二)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后劲不足, 必须转变
发展模式以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 68
二 实践内涵 72
(一) 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动力是新技术 72
(二) 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核心是新要素 75
(三) 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载体是新产业 79
三 实践路径 82
(一)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涵养新质生产力
人才 “蓄水池冶 82
(二) 完善新型举国体制, 加快形成关键
核心技术的协同攻关体系 84
(三)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前瞻性培育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86
(四)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发挥
超大规模市场的创新优势 88
(五)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 激发人才、
资本、 数据等创新要素活力 91
4 新质生产力
(六) 坚持扩大开放和合作共赢, 打造
全球性的开放创新生态 94
第四章 重要着力点 97
一 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 100
(一) 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时代
背景和战略选择 100
(二) 数字技术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
重要支撑 106
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 110
(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与发展现状 112
(二)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挑战与趋势 121
(三)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作用 124
三 未来产业 127
(一) 未来产业分类与发展现状 127
(二) 发展未来产业的挑战与趋势 131
(三) 发展未来产业的重要作用 134
第五章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比较与借鉴
———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137
一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国际
现状与趋势 139
目 录 5
(一) 新质生产力的国际发展现状 139
(二) 新质生产力的国际发展趋势 146
二 中国实践 152
(一) 北京: 以创新创造创业优势发展
新质生产力 152
(二) 上海: 以科技创新为中心全面发展
新质生产力 156
(三) 深圳: 以 “20 8冶 产业集群发展
新质生产力 159
(四) 杭州: 以数字之城打造新质生产力
活跃之都 163
(五) 成都: 以新经济优势推进新质
生产力发展 167
(六) 合肥: 以科技攻 “尖冶 优势促进
新质生产力发展 171
三 经验总结 174
(一) 国外经验借鉴 174
(二) 国内先进城市经验借鉴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