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农村三产融合的溢出效应

农村三产融合的溢出效应

农村三产融合的溢出效应

定 价:¥158.00

作 者: 郝爱民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2844862 出版时间: 2025-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农村三产融合作为一种新型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书以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三产融合为切入点,从理论分析、指标测度、影响因素以及国际经验等角度探讨它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溢出效应,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研究表明:(1)农村三产融合是一种以工促农的产业路径模式,改造传统农业的实践需要大力发展农村三产融合;(2)农村三产融合既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又会促进农业分工的深化和农业产业链的整合;(3)农业产业化与专业化、城镇化、政策环境等是影响农村三产融合外溢效应发挥的主要因素;(4)农村三产融合对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城乡差距、发展韧性、共同富裕等都有积极影响;(5)农村三产融合贯穿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对提高农业产业链的价值,对提升农业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郝爱民,河南林州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济学院院长、教授。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河南省统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学会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博士后特别资助及一般基金项目各1项、国家统计局课题1项,其他省部级课题8项。出版专著三部。在《财贸经济》《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篇(其中CSSCI论文23篇、4篇EI检索),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获得河南省发展研究奖二等奖2项,河南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项。

图书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第二节 国内外三产融合发展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述评
第二章 农村三产融合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农村三产融合外溢的一般分析
  第二节 三产融合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及模型构建
  第三节 农村三产融合对粮食主产区发展的溢出效应
第三章 农村三产融合现状、效率测度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粮食主产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现状
  第二节 农村三产融合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
      ——基于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对比的研究
  第三节 数字乡村建设与农村三产融合耦合协调现状
      ——基于区域异质性的分析
  第四节 粮食主产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农村三产融合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农村三产融合对改善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溢出效应
  第二节 农村三产融合对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农村三产融合对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溢出效应
  第四节 农村三产融合赋能农业韧性的机理及效应测度
  第五节 三产融合的微观溢出效应
  第六节 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
  第七节 数字乡村、农村三产融合与我国粮食体系韧性构建
  第八节 农村三产融合、数字金融与县域经济韧性
第五章 三产融合发展的促进因素探讨
  第一节 数字乡村、要素市场化配置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
  第二节 金融科技赋能农村三产融合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第三节 供应链金融对农村三产融合的影响
  第四节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三产融合的影响机理
  第五节 流通数字化对农村三产融合的影响
第六章 三产融合赋能农村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第一节 日本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发展经验
  第二节 韩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成效及经验
  第三节 欧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成效及经验
  第四节 国际经验对中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启示
第七章 增强三产融合溢出效应,促进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推进主产区农村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构建
  第二节 增强溢出效应的主产区农村三产融合利益分配机制构建
  第三节 三产融合促进主产区乡村振兴的案例研究
  第四节 基于三产融合的精致农业发展——以河南省为例
  第五节 农村三产融合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创新
  第六节 基于三产融合的主产区龙头企业发展模式优化
      ——以上市公司牧原股份为例
第八章 结论、对策与展望
  第一节 主产区农村三产融合溢出效应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当前制约主产区农村三产融合溢出效应发挥的问题
  第三节 增强主产区农村三产融合溢出效应的路径
  第四节 关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