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生成、演变与终结·产业证券卷

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生成、演变与终结·产业证券卷

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生成、演变与终结·产业证券卷

定 价:¥115.00

作 者: 张忠民 主编;吴福明 著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208183155 出版时间: 2024-06-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该学术专著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生成与演变”最终成果,共5卷6册,分别为《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生成、演变与终结·总论卷》、《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生成、演变与终结·外商企业卷)(分西商、日商两册)、《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生成、演变与终结·国有企业卷》、《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生成、演变与终结·民营企业卷》、《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生成、演变与终结·产业证券卷》,总计200万字。丛书在充分使用各类史料的基础上,全面系统阐述了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百余年的生成、演变与终结情况。不同于以往的企业史论著,本书是基于作者收藏的千余张产业证券原始实物之上的研究成果。本书借助这些产业证券藏品与相关文献,以时间为线索,结合人物与事件,按类别与专题对近代中国产业证券从总体到个体进行全面的理,并在此基础上系统论及了近代中国企业制度演进过程中产业证券的发展及其作用。本书解读了产业证券历史实物背后的信息,使读者近距离 “触摸”企业制度变迁的脉搏,探索产业证券史研究的新途径,同时亦为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研究的深化和深入提供应有的学术贡献。

作者简介

  张忠民,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首批领军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生成与演变研究”首席专家。主要学术著作有《艰难的变迁: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研究》(上海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有企业(1927-1949)》(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公私合营”研究(1949-1956)——以上海工业企业为中心的分析》、《上海与近代中国工业研究》等。 吴福明,经济学博士,曾就职海通证券公司等。2009年以后开始进行土地金融、产业证券等历史文献的收藏与研究,现藏有明、清各类土地契约、股份契约(合同),近代产业证券、政府公债等金融票证以及近代历史照片、商标广告、企业档案等历史文献三万余份。十余年来在《晋阳学刊》《中国金融》《债券》《中国证券博物馆》《金融博览》《中国收藏》《英大金融》《四川档案》《安徽档案》《东方早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金融证券历史类文章80余篇,在《清华金融评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每日经济新闻》等报刊发表财经评论50余篇。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11
第二节 已有研究状况...........................13
一 1949 年以前关于产业证券的研究 ............13
二 1949 年以后关于产业证券的研究 ..............18
三 海外关于产业证券的研究 ...................22
四 对研究状况的基本分析 .........................22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说明.............................23
一 藏品与研究资料说明 ..........................23
二 体例与结构 ......................................................25
第二章 近代中国产业证券的发展与演变 .............27
第一节 近代产业证券的基本涵义...........................27
一 近代“产业证券”一词的由来 ......................27
二 产业证券的构成与分类 ..................................28
三 产业证券与企业资本结构及公司治理 ..........36
四 产业证券与财政证券 ......................................38
第二节 外商产业证券的发展与传导及影响...........40
一 1850-1870 年代外商产业证券的发行与交易及华人“附股”问题 ..........................40
二 外商股票市场的发展 ......................................43
三 外商债券的发行与交易及规模、特点 ..........51
第三节 华商产业证券市场的演进...........................55
一 华商股票市场的变迁 ......................................55
二 华商公司债的发行概况:类型、发行程序与规模等...........................69
三 近代中国公司优先股的演进 ..........................76
第三章 传统中国的合股契约 ...................89
第一节 从安徽祁门奇峰郑氏合同看徽州宗族股份制的演进.............................................89
第二节 明清徽商的合股、搭股与析股契约...........93
一 万历四十一年(1613 年)安徽祁门奇峰郑氏清单合同............................................93
二 光绪三十年徽商在嘉兴“搭股”驳据(作者藏).....................................................93
三 宣统元年徽商在南浔的拨股分据(作者藏)..................................94
第三节 晋商商号生意股份合同...............................95
一 乾隆三十八年(1773 年)年孝义南船头村开设“四合铺”股份合同(作者藏)95
二 嘉庆十九年“同心公辗”酒坊股份合同(作者藏)...................................95
三 晋商银钱业生意合同(作者收藏) ..............96
第四节 广东股份契约...............................................98
一 光绪十九年(1893 年)广东顺德县 11 乡集股建设“永安墟”,长卷式超大幅
(1360x690mm)股份合同(作者藏) ................98
二 光绪三十二年广东荻海“永兴(灰炉)”合股契约(作者藏)................................100
第四章 外商产业证券 .............................102
第一节 怡和洋行在中国的纺织产业布局.............102
一 从怡和纺织局到怡和丝厂 ............................102
二 怡和纱厂 ........................................................103
第二节 太古洋行并购公正轮船之战.....................106
第三节 业广公司的产业证券...................................109
第四节 专业不动产银行——义品银行.......................115
第五节 产业证券缔造的新沙逊集团...........................120
第六节 从上海电力公司产业证券看摩根财团财技...124
一 从电光公司到工部局电气处 ..............................125
二 摩根财团并购 ......................................................126
第七节 “满铁”产业证券与经济掠夺.................133
一 “满铁”股份筹集与公司债发行 ......................134
二 满铁的经济掠夺 ..................................................135
第五章 官办企业产业证券 ...............................137
第一节 官商合办的轮船招商局.............................137
第二节 从官办到商办的仁济和保险公司.............140
一 三家保险公司归一 ........................................140
二 独立招商局之后 ............................................143
第三节 从产业证券看汉冶萍的合并案.................147
一 合并前两厂的产业证券发行概况 ................147
二 产业证券在合并过程中的作用 ....................149
第四节 官督商办的京师自来水公司.....................156
一 招股........157
二 管理........158
第五节 京汉铁路债中债.........................................160
第六节 津浦铁路外债券.........................................164
第七节 川汉铁路“租股”风潮.............................168
第八节 官商合股的南洋劝业会.............................173
第九节 官办淮南煤矿的变迁.................................177
一 商办大通煤矿公司 ........................................177
二 战前的官办淮南路矿公司 ............................178
三 日本侵华时期的淮南煤矿股份有限公司.....181
四 战后的新淮南矿路公司 ................................181
第六章 商办公司产业证券 ................................187
第一节 张謇与通海垦牧公司.................................187
一 集股筹办 ........................................................187
二 公司治理与盈余分配 ....................................189
第二节 产业证券与荣家企业.................................194
一 产业证券交易所与荣家企业的“套期保值”...194
二 从无限公司股份合同看荣家企业组织的利弊...197
第三节 产业证券与刘鸿生的火柴同业并购.........203
一 三家火柴厂的合并之路 ......................................203
二 合并后新公司的整合与扩张 ..............................205
三 战前公司盈余分配中的矛盾与较量 ..................206
第四节 民生实业公司的产业证券...............................209
一 民生公司的筹办与发展 ......................................209
二 公司治理与分配的特点 ......................................212
第五节 吴蕴初与天厨味精厂企业制度的变迁.....217
一 初创时期的技术换资金 ......................................217
二 无限公司时期的技术换股份 ..............................218
三 有限公司时期成为企业的控制人 ......................219
第六节 上海永安公司的产业证券...............................222
第七节 明星影片公司的三次招股...............................231
第八节 通泰盐垦五公司债票.......................................236
一 通泰盐垦五公司债票缘起 ..................................236
二 债票演变成“地票”:银团被迫做地主.................239
第七章 产业证券与金融风潮 ...................................251
第一节 1866 年的上海滩金融恐慌...........................251
第二节 1883-1885 年股灾.........................................253
一 商战、求富之下本土股票市场的兴起.............254
二股灾来袭,工业化成泡影 ................................257
第三节 外商橡皮股票风潮.....................................264
第四节 席上珍案的背后.........................................270
第五节 民国安徽银行的兴亡.................................275
第六节 产业证券与通易信托公司的复业.............278
一、通易信托公司前期发展概况 ........................278
二、 资金周转不灵遭停业清理 ........................279
三、艰难的复业 ....................................................281
第七节 优先股与广东银行的改组复业....................286
一、改组复业计划 ...................................................286
二、两类优先股的区别与作用 ...............................289
第八节 一波三折的国有股减持:1947-1949 ..........290
第八章 结论 .296
一、近代中国产业证券的演进路径............................296
二、近代产业证券市场的特征....................................297
三、几点思考 .300
附录............301
一、近代中国公司优先股 ....................................302
二、华商公司普通股 ............................................304
三、公司债券 ........................................................307
参考文献 ...308
一、档案资料 ........................................................308
二、资料汇编 ........................................................309
三、报刊..310
四、著作类............................................................311
五、论文类............................................................313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