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研究除了打造“学术精品”这一层面的学术成果外,还需要将社会贡献度作为学术激励的重要尺度,体现学术成果的“生产力”。管理会计研究不同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它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并受到技术进步影响的敏感性强。当前,企业正处于新经济的变革时代,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来的新特征,国际性的经济合作与竞争、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越来越短的产品生命周期、知识和人才成为一种关键经济资源、组织结构与创新的演变等等。这就需要研究者深入实践,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刻理解和认识新的环境、新的组织特征,以及新的任务、理念和方法,进而体现管理会计的研究价值。人文社科学者强调的“本质性理论”与管理会计强调的产生“富有价值”的学术目标是一致的。管理会计的实质性研究可以达到概念有效性,能够使研究者有机会识别、构筑和计量所有影响研究的行为变量。管理会计的“富有价值”是通过深入认识组织和社会背景下的会计活动,保持信息的充分揭示。“丰富”不等于“详细”,丰富的观点更不是组织生活中丰富的碎片。必须保持内容与实践的详细,同时对会计规则或工具实施创新。换言之,“富有价值”必须有助于理解专业人员在其日常工作环境中常规性使用会计信息的行为和动机。管理会计的实质性研究需要考虑:(1)权衡对深入理解社会或组织背景下实际情景,还是从重复与比较分析中获利学术成果。(2)在激进与渐进中加以选择。比如,是结合现状对现有的理论框架加以强行修正,还是通过自然的方式,允许理论概念通过研究显露出来。(3)围绕样本规模大小还是通过概念的深度与广度,呈现管理会计的价值。开展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提炼管理会计知识,离不开学术机制的构建,以及相应路径的优化与选择。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管理会计的内涵和形态变得更加丰富与多样。对此,管理会计理论应聚焦现实,重视实践问题的研究,坚守以人为本的学术情怀,探讨管理会计知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基于经济学范式变迁与管理学文化演进开展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的应用与创新,不断提高中国管理会计在全球同行中的地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