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导论
一 财政社会学的发展仍方兴未艾
二 对斯威德伯格之问的进一步追问
三 对马斯格雷夫之问的进一步追问
四 问题的关键与继续努力的方向
五 本书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财政学的不同经济学基础
第一节 经济学中不一样的鲁滨逊故事
第二节 对鲁滨逊故事的改写与经济学基础的巨大转变
第三节 方法论个人主义视角下两大不同的经济学基础
第四节 自由经济学-控制经济学与经济学家的政策意图
第二章 财政学发展简史及其不同研究传统
第一节 对财政学发展史的简要梳理
第二节 “慕尼黑论辩”与维克塞尔“悖论”
第三节 对财政学不同研究传统划分的进一步分析
第三章 财政社会学的创立与百年发展简史
第一节 财政社会学的创立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第二节 财政社会学的传承与复兴
第三节 财政社会学研究的新拓展
第四章 财政社会学的百年发展困局及其症结
第一节 财政社会学是否具有清晰一致的研究主题?
第二节 财政社会学是否仍是一个尚未展开的研究领域?
第三节 财政社会学到底属于哪个学科?
第四节 税收国家与财政社会学发展困局的症结
第五章 熊彼特的独特人生与学术思想参照
第一节 熊彼特的独特人生:矛盾与活力
第二节 熊彼特与瓦尔拉斯和凯恩斯在学术思想上的联系与比较
第三节 以马克思为镜来理解熊彼特的学术思想
第六章 熊彼特的经济学与财政学思想
第一节 熊彼特学术思想的方法论基础与文本特征
第二节 创造性破坏与熊彼特的经济学思想
第三节 税收国家与熊彼特的财政学思想
第七章 再读《税收国家的危机》
第一节 熊彼特所提出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熊彼特关于财政社会学的基本思想主张
第三节 熊彼特的税收国家理论
第八章 对熊彼特财政社会学思想后来遭遇的进一步探讨
第一节 对熊彼特财政学思想长期被忽略的再思考
第二节 对熊彼特后来不再提及财政社会学的猜测性解释
第三节 对欧洲新财政史学财政国家论的批判性回应
第九章 财政社会学:何去何从?
第一节 财政社会学的人性论与社会权利体系
第二节 财政社会学的国家理论与国家类型
第三节 重回托克维尔与面向人工智能新时代
后记
附录一 《税收国家的危机》(熊彼特)
附录二 《对财政问题的社会学研究》(葛德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