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具有以下3个特点:是一本“实操性”图书。长城战略咨询一直坚信经典的“二八原则”,并创造性地提出了“80-20-4”原则aa 长城战略咨询. 80-20-4:帕累托平方的创意法则[R]. GEI企业研究报告,2017(11). 这是对“二八原则”的再创造,对20%部分再进行“二八”分解就是最为关键的4%精华。,即“真正对任何一件事情有实质性帮助的往往只有最为关键的4%小切口举措”。为此,本书从咨询顾问较擅长的“实操性”视角,归纳提出新时代东北新动能培育的“六新”突破口,即新产业、新空间、新物种、新研发、新招商、新开放,并试图分别提炼真正对东北新动能培育有实质性助推作用的4%举措,以助力东北地区采取相对最优的干法,精益求精干成一件件对于东北振兴有效的事情,争取少走弯路,用效率一点点把这些年落后的逐步追赶回来。是一本“概论性”图书。我们发现,近年来社会的快速进步和产业的不断变革,对于政府抓好经济工作的综合性、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本书将系统介绍新动能培育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面,并将东北置于全国大格局中进行分析、判断、评价,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以便于东北地区系统性地了解新时代东北新动能培育的大格局、总逻辑及有效举措,从而迅速建构起新质生产力和新动能培育的知识体系,更快、更好地投入培育实践。是一本“大白话”专业读物。编写本书时我们尽量采用“大白话”,并且多讲案例、少讲道理,多说逻辑、少说概念。可以说,本书的内容比较“接地气”。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广泛吸收各领域专家学者的最新理论性研究成果,力争与主流经济学界不脱节。 二、本书核心内容:以新动能培育“六新”抓手为核心结合本书“实操性、概论性”定位,我们反复打磨形成8章内容。这些内容既要确保没有太多冗余内容和理论性分析,又要确保能讲明白新质生产力和新动能培育的必要性、原理及关键抓手。第一章 东北到底能不能振兴?我们在回顾东北兴衰历程的基础上,阐述我们对于东北振兴可行性及关键突破口的总体判断,为各位读者理解后续章节内容奠定基础。第二章 战略与执行:振兴举措落地见效之前提。推进任何一项大工程,都离不开战略和执行,尤其对于做事相对不够精细的东北地区,更需要抓好战略与执行。为此,在介绍新质生产力和新动能培育“六新”抓手之前,我们将首先介绍基础性的战略与执行。包括与“战略”相关的比较优势与区域个性研究、区域综合实力提升研究、三年行动计划编制等内容,与“执行”相关的政府精益做事、大传播体系构建等内容。此外,还介绍了确保战略持续领先和战略“不走样”落地的“陪伴式”高端智库模式。第三章 抓新产业:东北振兴的根本在于产业振兴。东北究竟应该抓哪些“新产业”,以及如何培育壮大这些“新产业”值得关注。本章我们将立足东北实际,介绍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圈、新赛道及未来产业3个产业层次,以及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新产业”的促进举措。第四章 抓新空间:构筑新空间是东北孕育新产业的关键。当前各地都比较注重发展环境先行,即打造有利于特定新产业涌现的特定新空间,让一些新空间先发展起来,再发挥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本章我们依次介绍开发区、重磅产业功能区、专业产业园、主题楼宇、片区开发等不同尺度或属性的新空间及其打造要点,供东北各地参考。第五章 抓新物种:新物种大量涌现是东北振兴的关键标志。企业是构成经济的基本细胞,抓好以新物种企业为重点的企业队伍建设对于东北培育壮大新动能意义重大。狭义的“新物种企业”特指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哪吒企业等以物种命名的企业,是新动能企业中最活跃的群体。本章我们首先概括性地介绍全国及各地比较关注的企业品类,其次重点介绍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新物种企业,同时还介绍了专精特新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总部企业等其他值得东北关注的重点新动能 企业。第六章 抓新研发:创新是东北振兴的第一动力。新研发核心是通过研发及成果转化孵育“硬科技企业”,即“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此,本章我们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新要求,以构建成熟的创新生态为总体方向,依次介绍值得东北各地关注的科技“双中心”、战略科技力量、战略人才力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场景创新、新一代专业孵化载体、科技体制改革、科技金融、科教产教融合等内容。第七章 抓新招商:东北实现“赶超发展”的必要手段。对于后发地区和创新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招商引资往往被视为新动能培育“一号工程”,可见,招商引资也是东北赶超发展的必要手段。本章我们首先概括性地介绍以构建“百战百胜”大招商体系为导向的招商改革,其次依次介绍产业链招商、总部招商、场景招商、资本招商、招商项目评估等值得东北关注的内容。第八章 抓新开放:链接全球资源加速东北振兴。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立足新的发展阶段,东北应该如何抓好开放型经济?我们认为,首先需要抓好海陆空对外开放通道建设,并依托海港、空港、陆港等发展临港产业,这也是这些年深圳、宁波、重庆、郑州等城市发展的关键手段;其次需要通过都市圈建设、东北一体化发展等提升沈大长哈aa 沈大长哈指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4个城市。4个中心城市的能级,进而提升东北链接国际市场和资源的能力;同时,还需积极融入东北亚经济圈,加强与日韩俄毗邻国家间的产业合作。此外,还需关注东北服务业的进一步扩大开放。本章将分别介绍以上内容。三、新经济与新动能的关系:新经济是新动能的主力代表长城战略咨询定位于“新经济思想引领者、新经济生态建设者、新经济服务提供商”,那么,我们近年来一直所倡导的“新经济”与本书中强调的“新动能”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我们认为,“新经济”是新旧动能转换中“新动能”的主力代表bb 王德禄. 纵论新经济[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3.。具体如下:“新经济”的由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高速增长,这主要得益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产业及其带动的高科技产业实现蓬勃发展,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年底的一篇文章称其为“新经济”。 此后,国内也开始关注、研究并促进新经济发展。例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创办的《新经济导刊》就在持续关注全球新经济发展新趋势、新动向,长城战略咨询也是国内较早关注并系统研究新经济的智库机构之一。如何推动“新经济”发展?长城战略咨询近年来在总结美国硅谷、中国中关村等国内外新经济发展高地经验时发现:通过创业来扩散新技术并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是新经济起飞的主要路径,我们称这一路径为“创业式创新”aa 王德禄,赵慕兰. 中国新经济发展之路:脉络、经验与前瞻[J]. 新经济导刊,2019,7(3):9-15.。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推动“创业式创新”的最核心手段是布局建设以服务技术创业及科技企业为己任的高新区,目前,这一新经济起飞路径已在国家级新区、经开区、中心城区等实现了复制推广。为此,我们始终坚信高层次创业是新经济形成的起点,包括前些年常提及的跨区域创新、系列创业、改变世界的创业,以及近年来常提及的硬科技创业、赛道牵引的创业、场景驱动的创业等,这也是我们长期坚持在各地“劝创业”的原因所在。有了高层次创业,后续就有希望诞生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新物种企业,它们不断开辟新赛道新领域,就有望涌现出一批批原创新兴产业,这些原创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就能成为各地区新经济、新动能的核心支柱。近年来,长城战略咨询还特别针对“创业到引爆新经济”这个阶段,提出了“新物种、新赛道、新场景、新治理”这4个核心抓手,作为各地培育壮大新经济的关键发力点。这“四新”内容也将贯穿在本书新动能培育“六新”抓手的阐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