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2019-2023年各季度《价格监测分析报告》的合集,重点回顾了新冠疫情前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价格走势变化。疫情之前的二三十年间,由于全球化、技术进步、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导致长期通胀中枢下移,全球各国通胀率呈现广泛的下降态势。疫情以来,和主要发达经济体经历的持续、强劲的高通胀不同,我国物价在内外部多重因素作用下出现结构性下行压力,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了低位运行态势。2021-2023年,我国CPI同比涨幅远低于美国和欧元区,也显著低于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新兴市场经济体。一方面,我国疫情救助政策集中于保市场主体,从根源上解决了供给不足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居民收入受损和市场预期偏弱,消费恢复不及预期。未来伴随需求持续复苏,物价低迷状况有望改善。人民银行将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与财政政策等协调配合,提升支持实体经济的质效,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保持物价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