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从要素收入到居民收入:收入渠道的内涵与统计
第一章 收入渠道:逻辑、特征和研究意义
第一节 收入渠道的逻辑和结构特征
第二节 居民收入渠道研究的经济意义
第二章 从要素收入到居民收入:统计与比较
第一节 要素收入中的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
第二节 居民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第三节 要素收入和居民收入的比较
第二篇 经济运行与劳动收入
第三章 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收入及差距
第一节 产业结构变迁与收入分配关系统计分析
第二节 工业结构变迁影响劳动收入及差距的理论机制
第三节 工业结构变迁影响行业劳动收入及差距的实证
第四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四章 参与全球价值链与劳动收入及差距
第一节 制造业参与全球分工及对劳动收入的影响机理
第二节 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影响劳动收入的实证
第三节 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影响劳动收入的实证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五章 人工智能与劳动收入及技能溢价
第一节 人工智能影响劳动收入及技能溢价的理论机制
第二节 人工智能影响劳动技能溢价的实证研究设计
第三节 人工智能影响技能溢价的基准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人工智能影响技能溢价的作用机制检验
第五节 人工智能影响技能溢价稳健性检验与异质性分析
第六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六章 互联网与劳动收入及性别溢价
第一节 互联网对劳动收入的影响机制及性别差异
第二节 互联网影响劳动收入的实证设计
第三节 互联网影响劳动收入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三篇 财产性收入特征、来源与渠道
第七章 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特征及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省级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基本特征分析
第二节 省级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及特征分析
第三节 微观家庭财产性收入统计分析
第四节 微观家庭因素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分析
第八章 资本要素收入转化为居民财产性收入分析
第一节 资本要素收入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逻辑联系
第二节 企业资本要素收入的类别统计分析
第三节 企业资本要素收入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转化分析
第四节 金融中介渠道与资本收入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转化
第四篇 要素收入中劳动-资本收入分配及影响因素
第九章 经营性收入中的劳动-资本要素收入分配
第一节 经营性收入概念与分解方法
第二节 全国及省份居民经营性收入的测度、分解
第三节 浙江、贵州两省居民经营性收入对比研究
第四节 未来趋势与政策思考
第十章 工业部门中劳动要素收入的测度与决定机制
第一节 微观企业中劳动收入份额特征
第二节 工业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的结构分解
第三节 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决定机制:基于生产函数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十一章 产融结合与要素收入中劳动-资本收入分配
第一节 产融结合影响要素劳动-资本收入分配的理论机制
第二节 产融结合影响要素劳动-资本收入分配的基础实证
第三节 产融结合影响要素劳动-资本收入分配的中介机制实证
第四节 基于资本要素使用成本和技术创新机制的进一步解释
第五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十二章 人工智能与要素收入中劳动-资本收入分配
第一节 人工智能影响要素劳动-资本收入分配的理论机制
第二节 人工智能影响要素劳动-资本收入分配的实证设计
第三节 人工智能影响要素劳动-资本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进一步实证检验与分析
第五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十三章 环境规制与要素收入中劳动-资本收入分配
第一节 环境规制影响要素劳动-资本收入分配的机制分析
第二节 环境规制影响劳动-资本收入分配的实证设计
第三节 环境规制影响要素劳动-资本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