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大国权力转移与技术变迁

大国权力转移与技术变迁

大国权力转移与技术变迁

定 价:¥98.00

作 者: 黄琪轩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42685704 出版时间: 2024-09-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理论创见:重大技术在历史上的周期性变迁为世界政治中的大国兴衰起伏所牵引。新兴大国会崛起,守成大国会衰落,世界政治领导权会更替。权力转移时期是大国竞争最激烈的时期,此时世界政治中的守成国与崛起国既有能力,又有意愿推动重大技术革新。基于安全考虑的大规模资助与采购使得突破技术瓶颈的可能性显著提高,致使权力转移时期成为孕育重大技术变迁的关键时刻。 本书经验证据部分:重点关注二战以后美国面临的三次崛起国在世界政治中的迅速崛起,在三个不同时段,无论是崛起国(从苏联、日本再到中国)还是守成国美国,尽管取得的技术绩效有异,但都出现了权力竞争造就的重大技术变迁。本书也关注国际关系史上的“无核时代”,即近现代欧洲与古代中国,展示出本书的逻辑不仅适用于“有核时代”,同样也适用于“无核时代”。

作者简介

  黄琪轩,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政治经济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上海市创新政策评估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国技术竞争、政治经济学与国家安全。主要著作有《大国权力转移与技术变迁》《政治经济学通识:历史·经典·现实》等。

图书目录

表序  / 001
图序  / 003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技术对世界政治的塑造  /
第二节  周期性的技术与权力变迁  /
第二章  领导国、崛起国及其技术竞争  /
第一节  大国及其技术特征  /
(一) 国际关系中的大国  /
(二) 大国与小国的技术进步模式  /
第二节  霸权兴衰与权力转移  /
(一) 霸权稳定论与国际市场  /
(二) 权力转移理论与预防性战争  /
(三) 动态的现实主义  /
第三节  二战后的领导国与崛起国  /
(一) 世界政治中的领导国  /
(二) 世界政治中的崛起国  /
第四节  相对收益、相互依赖与技术  /
(一) 经济现实主义与相对收益  /
(二) 相对收益与大国技术  /
(三) 相互依赖与技术变迁  /
第三章  技术变迁的国际政治动力  /
第一节  技术进步的社会经济来源  /
(一) 人口地理因素和技术进步  /
(二) 国家创新体系、制度安排与技术进步  /
(三) 市场结构、供给需求与技术进步  /
第二节  技术进步的政治来源  /
(一) 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与技术变迁  /
(二)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与技术变迁  /
(三) 预防性动机与技术变迁  /
第三节  国际竞争与技术变迁  /
(一) 大国政府介入技术的能力与意愿  /
(二) 政府作为技术的资助者与采购者  /
(三) 政府介入与技术瓶颈的突破  /
(四) 可能观察到的系列变化  /
第四章  权力转移与苏联技术变迁  /
第一节  苏联权力增长优势与美苏经济调整  /
(一) 苏联赢得权力增长优势  /
(二) 美苏对安全环境的评估  /
(三) 停滞的美苏贸易  /
(四) 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分歧  /
第二节  美苏竞争与苏联技术调整  /
(一) 苏联自主研发意愿的增强  /
(二) 苏联政府介入技术发展及其成就  /
第三节  苏联相对衰落与美苏贸易政策  /
(一) 苏联丧失权力增长优势  /
(二) 变化的美苏安全与贸易  /
第四节  苏联技术路径的转向  /
(一) 苏联技术自主性诉求降低  /
(二) 苏联技术政策调整  /
第五节  苏联技术变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  /
第五章  美日竞争与日本技术变迁  /
第一节  美日同盟下日本的技术发展  /
(一) “贸易国家”成长的地缘政治  /
(二) 日本出口推动技术成长  /
第二节  日本赢得权力增长优势  /
(一) 崛起的日本对美国的冲击  /
(二) 美日间的冲突与摩擦  /
第三节  改变的日本技术轨迹  /
(一) 日本加强了技术自主性的诉求  /
(二) 日本拓宽了研发范围  /
(三) 日本加强了军事技术研究  /
第六章  崛起的中国走向“自主创新”  /
第一节  建国后安全环境与中国技术政策  /
(一) 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自主  /
(二) 中美关系改善与中国技术政策调整  /
第二节  崛起的中国及扩大的世界影响  /
(一) 不断上升的中国影响力  /
(二) 世界对中国国际地位的预期  /
第三节  崛起的中国与美国的技术限制  /
(一) 中美两国对彼此的认知  /
(二) 中美两国对安全形势的判断  /
(三) 美国加强对华技术限制  /
第四节  大国竞争与中国“自主创新”  /
(一)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安全与技术  /
(二) 新世纪以来中国对技术自主性的诉求  /
(三) 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举措与成效  /
第七章  战后美国霸权战略与技术变迁  /
第一节  美苏竞争下美国的国内政治经济  /
(一) 美国对挑战国技术进步的敏感性  /
(二) 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兴起  /
(三) 美国政府机构的调整与兴建  /
(四) 美国高校和基础科学的发展  /
第二节  美国政府作为科研资助者  /
(一) 美苏竞争时期美国政府对半导体的资助  /
(二) 美苏竞争时期美国政府对计算机的资助  /
第三节  美国政府作为科技产品的采购者  /
(一) 政府采购半导体和晶体管  /
(二) 政府对计算机、软件的采购  /
(三) 政府采购机床与飞机  /
第四节  政府介入与技术瓶颈的突破  /
第五节  日本、中国崛起与美国技术  /
第八章  欧洲与古代中国技术变迁的历史透视  /
第一节  工业革命前的权力转移与技术变迁  /
(一) 葡西的霸权争夺与技术变迁  /
(二) 荷英霸权争夺与技术变革  /
第二节  大国竞争与两次技术革命  /
(一) 英法霸权竞争与第一次技术革命  /
(二) 德国对英国的挑战与第二次技术革命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下的古代中国技术变迁  /
(一) “李约瑟”之谜的政治经济  /
(二) 国际竞争与技术变迁的历史比较  /
第九章  技术变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  /
第一节  权力转移如何容纳相关学说  /
(一) 地理与人口解释的漏洞  /
(二) 制度与其他解释的局限  /
第二节  大国的技术进步模式与技术观  /
(一) 大国技术进步模式不同于小国  /
(二) 权力转移影响下的技术观与发展模式  /
第三节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再版后记  /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