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马克思与古希腊政治思想传统20
二、 马克思与近现代政治思想传统32
三、 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家对马克思的影响37
四、 黑格尔国家理论对马克思的影响47第二章国家与市民社会53
一、 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观的质疑53
二、 马克思“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思想的形成过程55
三、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思想对国家治理的方法论意义71
四、 在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推进国家治理75第三章政治统治与社会公共管理82
一、 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考察82
二、 国家的阶级本质及其二重属性88
三、 国家的政治统治和社会公共管理双重职能93
四、 资产阶级民主的二重性及其当代意义99第四章国家的消亡及过渡形态108
一、 国家的消亡109
二、 无产阶级专政与无产阶级民主117
三、 现代国家治理中如何看待专政与民主?124第五章国家治理的未来形态: 自由人联合体133
一、 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诉求133
二、 对自由主义和国家主义传统的双重超越138
三、 自由人联合体中的公共治理和社会自治144下编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第六章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四重架构157
一、 国家治理的核心原则和价值目标:以人为本和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57
二、 国家治理的主体架构:从单一主体到多元复合主体165
三、 国家治理的主要方式:从政治统治走向社会治理170
四、 国家治理的未来方向:实现社会自主治理173第七章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韧性179
一、 制度韧性的内涵与双重维度180
二、 中国国家治理制度韧性的发展历程183
三、 不断强化制度韧性的实践路径194第八章中国国家治理的最大制度优势203
一、 党的领导是中国国家治理的最大制度优势203
二、 全面把握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的变化207
三、 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源及其变化222
四、 积极拓展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229第九章中国国家治理的意识形态战略237
一、 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形势238
二、 意识形态话语的复杂格局250
三、 意识形态话语批判255
四、 构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262第十章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269
一、 当前全球治理的挑战270
二、 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理论建构274
三、 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实践探索282
四、 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重要意义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