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本书第一章将通过三个关键词,同大家共同探讨如何理解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寓意和政策导向。最后,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放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坐标系中进行考察,力求放宽视野,帮助我们更好地深化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认识。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应该如何坚持底线思维呢?本书第二章对此进行了回答,在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守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结合巴西案例进一步强调,动摇了其中一条底线,很可能导致另一条底线难以守住。在此基础上提出,拓展联农带农的视野,有利于夯实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底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包括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两大支柱。本书第三章提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行动指南,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过程中需要廓清农业强国与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等几组重要关系。第四章将聚焦探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问题。实际上,近年来,我们党关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理论逐步成熟和丰富起来,在实践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也由盆景逐步转化为愿景乃至风景。浙江实施的“千万工程”,就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率先探索。剖析“千万工程”的创新意义和时代价值,对于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也有重要的启发价值。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完善其赋能机制至关重要。本书第五章着重从改革赋能、科技赋能、融合赋能三个维度,探讨了如何赋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