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性及其创新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性及其创新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性及其创新问题

定 价:¥79.00

作 者: 李晓元,李昂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2730615 出版时间: 2024-03-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以哲学人民性的历史演进为逻辑前提,以马克思哲学人民性的原生理论为基础,提出并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新概念,再以此为基点,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创新的根据和基本路径,进而循着创新基本路径,自觉进行现实世界人民性关键领域的创新,从而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新理论体系,即人民哲学理论体系。本研究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坚持人民至上提供哲学根据和世界观方法论。

作者简介

  李晓元,男,祖籍山东招远,辽宁人;现执教于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哲学学者,诗歌创作者。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及闽南文化学,个性化研究方向为文化世界哲学。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世界向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性及其创新问题研究”;已出版《产业技术与城市化:技术与人、自然、社会》《人学走进工作世界》《文化哲学方法与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化世界的意义结构》等九部学术专著;已出版诗著《穿越者之诗:从故乡到异乡》《子夜独白》二部。 李昂,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专业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主要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图书目录

导论
  一  “人民哲学”:研究的合法性
  二  研究的内容、观点、方法
  三  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哲学人民性的历史演进
  一  从自然客体到精神客体:古代哲学的客体人民性
  二  从精神主体到生活主体:近现代哲学的主体人民性
  三  从生活主体到工作主体:当代哲学的工作世界人民性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原生理论
  一  马克思哲学研究观的人民性逻辑:方法,对象,本位
  二  马克思生活共同体思想的人民性
  三  人民性: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根本蕴涵
  四  共同体实践:马克思实践观的人民性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意义结构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概念的生成逻辑
  二  人民与人民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内涵
  三  工作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核心范式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创新总论
  一  创新根据:人民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二  哲学研究转型创新路径:转向人民的多重现实世界
  三  现实世界人民性创新路径:深入现实领域和矛盾冲突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关键领域的创新——现实世界人民性创新实绩
  一  文化世界的总体性意义——人民性的总体生态
  二  工作世界的本质蕴涵——人民性的根本意义
  三  人民健康的基础地位与价值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