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了多维度的分析视角,根据中国兼跨海陆的地理历史特点,将亚太海洋空间和欧亚内陆空间一起纳入中国周边研究的范畴。在空间维度的研究中,作者明确了内陆亚洲温带草原地区和沿海亚热带季风地区在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文化传统方面的巨大差异,分析了中国周边区域的政治空间建构过程,并总结了周边区域的空间特征。在时间维度的研究中,作者将中国周边的安全问题总结为属于过去时的冷战遗留问题、属于现在时的结构型战略冲突问题和属于将来时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三类,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复杂周边形态的根源。在经验维度的研究中,作者总结了近几十年来中国周边区域各种形式的安全架构建设成就及挑战,对东盟、上合组织和亚信会议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理论维度中,作者构建了中国周边区域安全架构的有效性—可能性评估标准,并对既有理论建设路径推导出的六种可能的中国周边区域安全架构进行了评估,并分解了当前中国周边区域安全问题根源、理论基础、建设目标和建构基石,并再次基础上提出了差异化的建构路径,并指出了相应的可能前景。在上述多重维度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当前推动中国周边安全建构建设应采取的实际措施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