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中国政治乡村振兴与生态宜居

乡村振兴与生态宜居

乡村振兴与生态宜居

定 价:¥89.00

作 者: 曾利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0385312 出版时间: 2021-06-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以乡村振兴和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生态宜居为主要内容。开篇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的有效路径。其次,归纳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在乡村建设方面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再次,阐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与生态宜居建设和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宜居的各类环境指标体系。然后,阐述了各个地方的乡村振兴与生态宜居实践。最后以三个不同地形地貌的乡村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总结其在乡村振兴和乡村环境等方面的现状及差异原因。

作者简介

  曾利,女,汉族,副教授,1979年出生,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毕业。2002年7月至今,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任教。2014年7月—2015年2月,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美国访学,访学方向为环境安全。已出版专著(独撰)1部《环境安全与环境保护论》,作为第二作者参与专著1部,教材编写1部。公开发表论文16篇,其中党报3篇,核心4篇。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主持四川省教育厅教改课题1项,省厅级课题科研课题15项。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乡村振兴概述
  第一节  我国农业农村社会变迁历程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初步奠定农业发展基础
    二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后期:农业逐步发展与人民公社
    三  1978—1985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四  1986—1999年:治乱减负
    五  2000—2011年:农业税费改革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六  2012年至今: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
  第二节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  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立足中国国情
    二  农业农村“人”的活力增强
    三  农业农村“物”的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第三节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一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是一致的
    二  乡村振兴是缓解城市病的有效路径
    三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第二章  发达国家乡村建设的实践及启示
  第一节  美国乡村建设的实践及启示
    一  美国乡村土地资源从无序开发到综合整治与特色小镇建设的实践
    二  美国乡村土地法律及管理方式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节  英国乡村建设的实践及启示
    一  英国“中心村”建设与保护土地承租人权益的实践
    二  英国保护土地承租人权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节  日本乡村建设的实践及启示
    一  日本“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环境全方位保护的实践
    二  日本农产品生产和乡村环境保护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节  韩国乡村建设的实践及启示
    一  韩国“新村运动”中反贫困的实践与“归农归村”
    二  韩国乡村反贫困措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章  乡村振兴的生态宜居指标体系与评价
  第一节  我国乡村环境现状与保护
    一  我国乡村的环境现状
    二  我国乡村环境保护举措回顾
    三  新时代生态文明与生态宜居建设
  第二节  国际生态环境指标与评价
    一  联合国UNCSD指标
    二  联合国2018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  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
  第三节  我国乡村振兴中的生态宜居指标与评价
    一  国家生态环境部: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
    二  国家生态环境部: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标准
    三  国家生态环境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指标
    四  国家生态环境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指标
    五  农业农村部: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
    六  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第四章  乡村振兴与生态宜居的地方实践
  第一节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农业“人”的活力增强
    一  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持续较快增长,城乡差距显著缩小
    二  乡村新型主体大量涌现,带动乡村振兴
  第二节  农业“物”的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一  由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
    二  乡村基础设施水平显著增强,农业现代化条件明显改善
  第三节  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一  土地流转规范有序,集约化经营初具规模
    二  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现代农业产业逐渐壮大
  第四节  乡村生态宜居
    一  国土资源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二  林草生态建设惠民利民
    三  农村垃圾全面收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  生态循环农业深入推进
第五章  乡村振兴与生态宜居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丘陵乡村实证研究
    一  村情概述
    二  医疗保障
    三  乡风文明
    四  村干部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五  精准扶贫
    六  生态宜居
  第二节  山区乡村实证研究
    一  村情概述
    二  对该村实证研究的其他说明
    三  乡风文明
    四  人员外流
    五  精准扶贫
    六  生态宜居
  第三节  高原乡村实证研究
    一  村情概述
    二  三地乡村振兴认知度的现状及差异化原因分析
    三  三地乡村振兴总体满意度的现状及差异化原因分析
    四  三地乡村教育现状及差异化原因分析
    五  三地乡村乡风文明现状及差异化原因分析
    六  三地乡村生态宜居现状及差异化原因分析
    七  其他问题及建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