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四 研究方法
五 创新之处
六 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
第一章 公民道德教育:基于不同时空维度下的解读
第一节 粤港澳地区推进公民道德教育的历史背景
一 同根共源:中国历史版图中的审视
二 压制与觉醒:政治与社会环境审视
第二节 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演进及其两重维度
一 近代以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公民道德教育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公民道德教育
三 我国推进公民道德教育两重维度
第三节 粤港澳地区推进公民道德教育的政策措施
一 广东地区的政策措施
二 香港地区的政策措施
三 澳门地区的政策措施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异同
一 两者的差异性
二 两者的共同点
三 探寻“最大公约数”
第五节 公民道德教育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建构
一 个体与国家间的关系建构
二 个体与社会间的关系建构
三 学生社团组织:公民道德教育的载体
第二章 学生社团组织静态结构比较
第一节 组织规制比较
一 组织规制的共同点
二 组织规制的差异性
第二节 权力结构比较
一 权力结构的共同点
二 权力结构的差异性
第三节 静态结构与公民道德教育
一 静态结构与公民道德教育体系的整体规划
二 静态结构与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的认知
第三章 学生社团组织动态结构比较
第一节 社团活动比较
一 价值引导类活动比较
二 权益维护类活动比较
三 公益服务类活动比较
四 专业兴趣类活动比较
第二节 社团组织经费管理比较
一 经费未源比较
二 经费支出比较
三 经费审批比较
四 经费监督比较
第三节 动态结构与公民道德教育
一 社团活动与公民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