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世界政治双轨驱动下的国际传播现代化:跨学科视角与跨国别实证研究

双轨驱动下的国际传播现代化:跨学科视角与跨国别实证研究

双轨驱动下的国际传播现代化:跨学科视角与跨国别实证研究

定 价:¥68.00

作 者: 关天如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2739304 出版时间: 2024-10-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现代化的三个方面:一是对涉华虚假信息、仇恨话语和负面言论的驳斥能力;二是国际对华感知的改善能力;三是国际传播效能的评估能力。本书提出国际话语权确立与国家形象建构过程中“破”(澄清与驳斥涉华虚假与负面信息)“立”(提升对华信任与好感度)并举的“双轨驱动”机制,主张国际传播效能提升与涉华舆论治理需采纳“破”与“立”互补的循环视角,“破”中有“立”,以“立”图“破”。本书融合心理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等多学科的多种理论范式,以大规模跨国别的媒体实验与问卷调查为研究方法,对国际传播现代化的宏观战略与具体路径提供系统的、聚焦于微观个体的实证补充。

作者简介

  关天如,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高层次人才称号“楚天学子”。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后获得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关天如一直从事国际传播与政治传播的相关研究,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在SSCI索引的国际传播学或政治学顶级期刊上,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外文局等多项社科项目。此外,关天如撰写的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研究报告受到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的全文采纳。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时代国际传播的趋势、路径与未来走向
  第一节  中国国际传播研究的三重维度
  第二节  国际传播创新路径与具体策略
  第三节  中国国际传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第四节  中国国际传播研究的未来走向
  第五节  本书的目标、特色及章节设置
第二章  去伪存真:涉华虚假信息的驳斥对策
  第一节  虚假信息研究
  第二节  虚假信息的驳斥路径
  第三节  研究过程与结果
  第四节  “后真相”时代涉华虚假信息与国际舆论治理的新思路
  第五节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打击针对华裔群体的仇恨言论
  第一节  仇恨言论:定义与社会影响
  第二节  澳大利亚背景下针对华人移民的种族主义话语与仇恨言论
  第三节  反制措施:从社会认同的角度出发
  第四节  研究过程与结果
  第五节  大变局时代下反击涉华仇恨言论的实践创新
  第六节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立足群际与认同:改善海外民众对华态度的新思考
  第一节  群际关系与社会认同视城下的国际传播
  第二节  研究过程与结果
  第三节  以改善群际关系作为国际传播新的着力点
  第四节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双面叙事”与“内群体叙述者”:媒介公共外交的不同策咯
  第一节  公共外交的概念与实践
  第二节  可信度、态度转变与媒介公共外交:“双面叙事”与“内群体叙述者”
  第三节  研究过程与结果
  第四节  媒介公共外交的新策略:负面话语的正向影响与群际包容性
  第五节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网络视听的国际传播效果评估研究
  第一节  国际传播效果评估研究
  第二节  建构网络视听国际传播效果评估指标
  第三节  研究过程与结果
  第四节  网络视听的国际传播效能提升的具体思路
  第五节  本章小节
第七章  新的国家形象量表:基于国家、双边关系和情感的因素
  第一节  国家形象研究及其跨学科特性
  第二节  研究过程与结果
  第三节  打造“规范性大国”形象、注重“以情动人”与差异化传播
  第四节  本章小节
第八章  技术赋能下国际传播的守正与创新
  第一节  平台化与国际传播中的多元主体
  第二节  元宇宙、虚拟场域与国际传播
  第三节  人工智能技术引领下的国际传播新趋势
  第四节  让“数据”说话:数据新闻提升国际传播信度
  第五节  “数字隐忧”:技术变革下国际传播的潜在问题与挑战
  第六节  本章小节
第九章  绪论
  第一节  本书主要研究发现
  第二节  国际传播效果研究的未来方向
  第三节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