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隐逸之间:陶渊明精神世界中的自然、历史与社会

隐逸之间:陶渊明精神世界中的自然、历史与社会

隐逸之间:陶渊明精神世界中的自然、历史与社会

定 价:¥69.00

作 者: 唐文明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8079855 出版时间: 2025-01-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出世与入世既是面对现实政治的选择,也是面向内心价值的抉择;不同的历史环境、文化身份和各异的出处态度交织,共同塑造了古代文人的传世形象与精神气质。晋人陶渊明以诗文与不仕闻名,影响贯穿古今;而陶氏之隐属儒家还是道家,为逸民还是隐者的问题,历来备受关注。本书围绕《形影神》《饮酒》《桃花源记并诗》三组诗文及历代诠注,揭开陶渊明思绪流连的独特地带与深邃旨趣,及其由儒而隐的心路历程。作者从哲学的角度将他的精神世界关联于原始儒学的核心义理,又将其人格行状放入所处的生存处境与政治现实,从而把陶渊明思想定位在“隐逸之间”:以儒者为底色,以隐者为归宿。

作者简介

  唐文明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副院长,中华孔子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伦理学、政治哲学与中国哲学。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同年任教清华大学哲学系至今。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极高明与道中庸:补正沃格林对中国文明的秩序哲学分析》、《与命与仁:原始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性问题》、《近忧:文化政治与中国的未来》、《隐秘的颠覆:牟宗三、康德与原始儒家》、《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彝伦攸斁:中西古今张力中的儒家思想》及学术译作若干篇,主编《公共儒学》。

图书目录

引言  逸民还是隐者——陶渊明的思想定位问题
 
渴望不朽与纵浪大化——从《形影神》组诗看陶渊明的自然观念
形、影之苦与陈寅恪的新自然说
陶渊明的神不灭论
陶渊明的反报应论
《神释》正解
 
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从《饮酒》组诗看陶渊明的历史哲学
写作背景与文本结构
说避世之缘由
明归隐之志趣
申不就之主意
陈饮酒之隐情
表弘道之初心
 
虽有父子无君臣——从《桃花源记并诗》看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仙与隐
隐与儒
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的谋篇布局
 
余论  儒教隐逸主义的另一种可能性
 
参考文献
后    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