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郭成,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博士毕业于德国波恩大学哲学系,出版有德文著作《尼采的犬儒主义》(Cynismus bei Nietzsche),德古意特出版社,2022。孙周兴,1963年生,浙江绍兴人。浙江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讲座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哲学、现象学、艺术哲学等。主要著作有:《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后哲学的哲学问题》、《以创造抵御平庸》、《未来哲学序曲》等。主编有:《海德格尔文集》(30卷)、《尼采著作全集》(14卷)、《欧洲文化丛书》、《未来艺术丛书》等。主要译作有: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林中路》、《路标》、《演讲与论文集》、《尼采》、《哲学论稿》等,以及尼采《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权力意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