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瑜伽的基础 001
第一节 瑜伽是什么? 001
第二节 瑜伽文化源头 027
第三节 瑜伽思想史断代说法 043
第二章 吠陀时代的瑜伽 058
第一节 吠陀文献 058
第二节 吠陀的神话世界 062
第三节 大众的瑜伽:祭祀与咒法 070
第四节 见者的瑜伽:找到被黑暗隐藏的太阳 077
第五节 对待生死的现世乐观主义 081
第六节 寻找大一 083
第三章 梵书时代的发现“自我” 090
第一节 “物极必反” 090
第二节 梵我同一思路的确立 095
第三节 轮回说的起源 101
第四章 奥义书时代的思想革命 104
第一节 开出内求之路 104
第二节 奥义书文献 108
第三节 认识自我 112
001
瑜伽思想简史
第四节 无路之路:智慧瑜伽的觉悟 119
第五节 商羯罗的智慧瑜伽 128
第六节 早期奥义书中的瑜伽要素 138
第五章 史诗时代瑜伽的熔炉 150
第一节 《罗摩衍那》中的德性与苦行 151
第二节 《摩诃婆罗多》中的善恶与自由 157
第三节 《薄伽梵歌》的“圣化的行动者” 162
第四节 《解脱法篇》的禅定瑜伽 169
第五节 史诗时代奥义书中的生死问题 172
第六章 古典瑜伽与数论哲学 177
第一节 数论派的哲学预备 179
第二节 帕坦伽利和瑜伽派 193
第三节 《瑜伽经》的哲学与修行 199
第四节 从数论哲学看《瑜伽经》 217
第七章 密教时代迷人的瑜伽世界 227
第一节 怛特罗与密教 229
第二节 新的灵性进路 238
第三节 神圣母亲和女神崇拜 243
第四节 “瑜伽身”:精身生理学 247
第五节 仪式修行和反仪式主义 262
第八章 印度中世纪的身体瑜伽 288
第一节 哈达瑜伽和金刚身的理想 288
第二节 哈达瑜伽的修习 298
第三节 瑜伽奥义书和幻觉经验 314
002
目 录
第九章 宗派时代的虔信运动与巴克蒂精神 320
第一节 古老的五夜派与薄伽梵瑜伽 321
第二节 阿尔瓦尔的甜蜜之爱 328
第三节 那衍纳尔的谦卑之爱 334
第四节 虔信瑜伽师罗摩奴阇 341
第五节 形形色色的虔信表达式 350
第十章 现代瑜伽百余年 369
第一节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现代哲学 370
第二节 辨喜的实用吠檀多 378
第三节 阿罗频多的整体瑜伽 390
第四节 艾扬格的现代身体瑜伽 403
第五节 瑜伽的“大流散” 414
后 记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