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册
导 读 001
一、开卷语 001
二、帝学发微──志行正也 011
三、上承麟书 020
四、公羊要义 036
五、属辞比事──《春秋》的设况手法 058
第一章 俞序第十七 076
第二章 重政第十三 087
第三章 盟会要第十 098
第四章 正贯第十一 106
第五章 十指第十二 112
第六章 二端第十五 116
第七章 符瑞第十六 127
第八章 离合根第十八 130
第九章 立元神第十九 135
第十章 保位权第二十 147
第十一章 仁义法第二十九 152
第十二章 必仁且智第三十 162
第十三章 度制第二十七 169
第十四章 楚庄王第一 174
第十五章 玉杯第二 196
第十六章 竹林第三 226
第十七章 玉英第四 249
第十八章 精华第五 280
下 册
第十九章 王道第六 303
第二十章 灭国上第七 347
第二十一章 灭国下第八 354
第二十二章 随本消息第九 359
第二十三章 服制像第十四 364
第二十四章 考功名第二十一 368
第二十五章 通国身第二十二 375
第二十六章 三代改制质文第二十三 378
第二十七章 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第三十二 389
第二十八章 深察名号第三十五 393
第二十九章 天容第四十五 408
第三十章 天道无二第五十一 411
第三十一章 祭义第七十六 414
第三十二章 同类相动第五十七 419
第三十三章 天道施第八十二 423
附 录
因贰以济民行──倚《易传》贯通《大易》与《春秋》 431
一、通天下之志 431
二、行天下大道 433
三、除天下之患 436
四、因国容天下 441
五、贞一改奉元 445
六、制义俟后圣 451
七、因贰以济民行 454
笃实辉光,天下随时──恭述毓老师易学 459
一、一元复始 460
二、以述为作 462
三、变一为元 466
四、盘皇另辟天 471
五、前言往行,十翼齐飞 474
六、道济天下,唯时与实 484
即事言理——《春秋》表达手法初探 490
一、设况明义 490
二、口说传学 493
三、义例褒贬 501
具象抽离——《易经》表达手法初探 505
一、前言 505
二、立象以尽意 508
三、极数以定象 515
四、变通以尽利,鼓舞以尽神 517
比兴、因事与拟制——《诗》《书》《礼》诸经表达手法初探 522
一、因境抒情 522
二、高尚其事 527
三、托古改制 532
四、结语 536
以创造通创造——中国经书诠解问题初探 537
一、精义入神 537
二、历史溯源 542
三、以经解经 547
四、深察名号 548
天堑与通途——21世纪的《春秋》学 552
一、本隐之显,道济民行 552
二、遏恶除患,消弭灾异 558
三、明所从出,不可为源 562
四、涣汗大号,节以制度 564
五、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