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第一章 祖与帝
第一节 祖神崇拜
一 祖神的意义
二 释“祖”
三 祖先与生殖神
四 祖神的形成及实质
第二节 帝神崇拜
一 帝神的作用
二 祭祀活动的内化与帝观念
三 地上王权的折射与帝观念
四 方国联盟的政体与帝观念
五 祖帝之关系
第二章 德与天
第一节 以德为本
一 释“德”
二 周公对德的新认识
三 德的内涵
四 德的演化
第二节 以天为宗
一 天与帝
二 天的作用
三 天的道德意义
四 天与祖先、时王的关系
五 天不可信
六 天观念的分化
第三章 仁与礼
第一节 仁学逻辑
一 仁观念的产生
二 仁学逻辑的起点
三 仁学逻辑的展开
四 仁学逻辑的准则
五 仁学与理想人格
六 仁学与人生境界
第二节 礼学源流
一 周公对礼的贡献
二 春秋时期的礼
三 孔子对礼的新认识
四 孟、荀对礼的新发展
第四章 性与命
第一节 人性自觉
一 生与性
二 世硕等人的人性论
三 孟子对告子的批判
四 孟子性善说的思维秘密
五 荀子的性恶论
六 庄子后学的人性自然论
第二节 天命自觉
一 孔子的知命论
二 墨子的非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