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王晓波文集 第4卷 道与法:法家思想和黄老思想解析

王晓波文集 第4卷 道与法:法家思想和黄老思想解析

王晓波文集 第4卷 道与法:法家思想和黄老思想解析

定 价:¥135.00

作 者: 王晓波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0239318 出版时间: 2024-12-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讨论有关老子哲学的诠释,共有三篇,主要论及韩非及王弼对老子哲学的诠释和比较。第二部分探讨有关黄老哲学的研究,共有五篇,讨论《黄帝四经》《管子》《尹文子》与《鹖冠子》的道法思想和哲学。本书所涉及范围包括《老子》《黄帝四经》《管子》《尹文子》《鹖冠子》《韩非子》及王弼的《老子注》,均为与道、法、形名相关之哲学研究。作者从多角度切入,深入论证法家思想之出现及其流衍的思想背景,指出法家思想代表中国“阳儒阴法”的政治传统中“阴”的面向,并以深厚的黄老政治哲学作为基础。另外,在本书中,作者不仅运用常见的传统古籍,而且也研究了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文献《黄帝四经》的思想内涵,有其突破性意义。

作者简介

  王晓波(1943—2020),台湾著名学者,历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世新大学共同科教授兼主任,台湾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与台湾历史。曾任台湾史研究会理事长、《海峡评论》月刊创办人、中国先秦史学会法家研究会首任会长等职。

图书目录

黄序
自序
第一部分  老子哲学的诠释
一  《解老》《喻老》:韩非子对老子哲学的诠释和改造
(一)老子“道”的诠释
(二)老子“德”的诠释
(三)以“理”诠释“道”“德”
(四)老子辩证思想的诠释
(五)韩非知识论的建立
二  “崇本举末”与“崇本息末”:王弼对老子哲学的诠释
(一)“得意在忘象”
(二)“以无为本”
(三)“因而不为”
(四)“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三  “归本于黄老”与“以无为本”:韩非及王弼对老子哲学诠释的比较研究
(一)战国时代与三国时代的历史比较
(二)“参验”与“志慕”的方法论比较
(三)“先天地生”和“与天地之剖判也具生”的两种“道”
(四)“以无为本”和“以法为本”的两种“本”
(五)“因乘以导之”和“有为则有所失”的两种“无为”
第二部分  黄老哲学
四  “道生法”:《黄帝四经》的道法思想和哲学
(一)前言
(二)道与阴阳
(三)神明与形名
(四)化变与时和因
(五)“道生法”与“太上无刑”
(六)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
五  齐法家的哲学和思想:以《管子》为中心的研究
(一)《管子》书与稷下黄老学派
(二)水地、宙合和精气
(三)《管子》四篇的道与气
(四)《管子》各篇的“道”的考察
(五)“管子学派”的认识理论
(六)“管子学派”的法治思想
六  自道以至名,自名以至法:《尹文子》的哲学与思想研究
(一)尹文与《尹文子》书再辨伪
(二)“道行于世”与“法行于世”
(三)正形名、察名称及定名分
(四)“名分不可相乱”与“名正而法顺”
(五)万事皆归于一,百度皆准于法
七  初本黄老·迪于刑名:《鹖冠子》的哲学与思想研究
(一)前言
(二)“道”和“一”
(三)“泰一”与“神”
(四)“气”与“阴阳”
(五)“天”与“地”
(六)“命”与“时”
(七)“人情”与“刑法”
(八)“分物纪名”和“生法”
八  论“归本于黄老”:韩非子论“道”
(一)《老子》、“黄老”与韩非思想的关系
(二)韩非改造了老子的“道”
(三)理定而后可得道
(四)上德不得是以有德
(五)虚静无为,道之情也
引用书目
名词对照表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