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行动中的理性

行动中的理性

行动中的理性

定 价:¥88.00

作 者: [美]约翰·塞尔 著,文学平 译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5414461 出版时间: 2024-09-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间隙是有意识的决定和行动的特征;理性只能在间隙中发挥作用;理解行动中的理性,关键是理解间隙与向上适应指向的关系。 约翰·塞尔界定了实践理性经典模型的六大主张,分析了它们为什么是错误的,并争锋相对地提出了他自己的实践理性理论。他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只有非理性行为才由信念和欲望直接引起,例如,由痴迷或成瘾而引起的行为。就理性行为而言,以信念和欲望的形式而出现的“原因”与以决定和行动的形式而出现的“结果”之间存在间隙。一是做出决定的理由与决定之间有间隙;二是决定与行动的开始之间有间隙;三是复杂行动的开始与行动的完成之间有间隙。间隙是有意识的决定和行动的特征,这个间隙的传统名称就是“意志自由”。理性行为要以自由意志为前提,只有当一个人可以在各种理性和非理性的选择中做出选择时,理性才有可能;理性思考预设了一个不可还原的自我概念;意志薄弱不是什么奇特的现象,而是人类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塞尔的分析简明而深刻,丰富了我们对人类理性行为的认识。

作者简介

  作者:约翰·塞尔(John R. Searle)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他于1932年出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1949—1952年就读于威斯康星大学,1952年获罗兹(Rhodes)奖学金赴牛津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牛津日常语言学派主要代表、言语行为理论的创立者奥斯汀(J.L.Austin)。1959年学成返美,一直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已出版《言语行为——论语言哲学》(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表达与意义——言语行为理论研究》(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意向性——论心灵哲学》(Intentionality: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心灵的再发现》(The Rediscovery of the Mind)、《社会实在的建构》(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观物如实:—种知觉理论》(Seeing Things As They Are:A Theory of Perception)等著作,其著作已被翻译为二十多种文字。译者:文学平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重庆市哲学学会会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外国哲学研究,出版专著译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项目2项,JY部项目4项。

图书目录

目 录
 
导 论 / 1
第一章 理性经典模型及其缺点 / 5
一、 理性问题 / 5
二、 理性的经典模型 / 8
第二章 意向性、 行动和意义的基本结构 / 34
第三章 间隙: 时间和自我 / 58
一、 间隙的定义和位置 / 58
二、 关于间隙存在的论证 / 60
三、 因果关系与间隙 / 63
四、 经验间隙、 逻辑间隙和不可避免的间隙 / 66
五、 从间隙到自我 / 69
六、 休谟对自我的怀疑论描述 / 71
七、 关于不可还原的、 非休谟式的自我存在的论证 / 74
八、 关于不可还原的非休谟式自我存在的论证总结 / 86
九、 经验与自我 / 87
十、 结论 / 89
第四章 理由的逻辑结构 / 91
一、 什么是理由? / 94
二、 意向现象解释的一些特征 / 101
三、 行动的理由和总理由 / 106
四、 现实世界中的决定 / 118
五、 构建总理由: 测试经典模型的一个事例 / 120
六、 什么是行动的理由? / 122
第五章 实践理性的重要特征: 作为逻辑要求的强利他主义 / 126
一、 行动的理由 / 126
二、 构建一个理性动物 / 133
三、 “野兽” 的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 / 138
四、 语言的普遍性和强利他主义 / 146
五、 结论 / 153
第六章 我们如何创设独立于欲望的行动理由 / 155
一、 承诺的基本结构 / 155
二、 动机与适应指向 / 168
三、 康德对动机问题的解决 / 175四、 作为特例的承诺 / 178
五、 解释的普遍化: 独立于欲望的理由的社会作用 / 184
六、 总结与结论 / 194
附录: 内在理由与外在理由 / 195
第七章 意志薄弱 / 200
第八章 为什么没有关于实践理性的演绎逻辑 / 218
一、 实践理性的逻辑 / 218
二、 实践理性的三种模式 / 221
三、 欲望的结构 / 227
四、 解释欲望和信念的差异 / 235
五、 意图的一些重要特征 / 240
六、 “意欲目的者意欲手段” / 241
七、 结论 / 243
第九章 意识、 自由行动和大脑 / 245
一、 意识和大脑 / 245
二、 意识与自愿行动 / 250
三、 自由意志 / 251
四、 假设 1: 随同神经生物决定论的心理自由意志主义 / 256
五、 假设 2: 具有意识和不确定性的系统因果关系 / 261
索 引 / 272
译后记 / 285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