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这一古老而又常论常新的问题作为中心内容,对西方从古至今最重要的哲学家、美学家的这一思想观点及其发展的历史过程和逻辑关系,加以系统地疏理、论述和批判,在批判的基础上综合出新,重构审美精神。启蒙时代以来,随着文化领域的理性分化,本来密切相联的科学、道德、艺术发展为相互绝缘、不相往来的独立领域,各自探讨自己的问题。科学属于“认知理性”,探讨“真实性问题”(真),道德属于“伦理理性”,探讨“正当性问题”(善),艺术属于“审美理性”,探讨“趣味性问题”(美)。真善美分家并愈演愈烈,使整个生活系统陷入分裂状态。在整个生活系统的理性分化过程中,科学技术与“合理性”相互结合而固化为现代社会的组织形式,它将手段与目的相互倒置、事实与价值严格分裂,并造成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异化”、“物化”或“单向度”状态。 “现代性”的极端化,已使真善美理想与现实、人性与物性形成错位。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作者认为,根本出路是回归人类的生存活动之中,使真善美在生活的基础上达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