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第一章 哲学批判与社会主义之为“科学”
第一节 哲学批判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新世界观地平
一 近代哲学两极对立的世界观地平
二 扬弃思维一存在对立的高阶唯心主义
三 “实践转向”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新世界观地平
第二节 使“历史作为历史”的科学社会主义新世界观
一 思辨唯心主义“仅仅反对这个世界的词句”的历史观实质
二 以“自然和历史的对立”的历史观为前提的旧唯物主义
三 把“历史看做人类的发展过程”的科学社会主义新世界观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人类观与超越“人性复归”理路的人类解放构想
一 费尔巴哈的人类观及其局限
二 马克思主义新人类观的历史生成
三 超越“人性复归”理路的人类解放构想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社会主义之为“科学”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双重向度”及其必要性
一 两种不同的“抽象”: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分道扬镳
二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必要性:“颠倒的意识”具有经济功效
三 资本主义现实政治经济批判之必要性:“颠倒的世界”构成“颠倒的意识”的社会根源
第二节 经济范畴的“术语革命”:以价值概念为例
一 价值概念的“术语革命”:马克思对李嘉图和贝利的双重批判
二 作为“历史性”范畴的价值概念
三 价值形式与阶级
第三节 人受资本统治的现实处境及其经济根源
一 人受资本统治的现实处境
二 人受资本统治状况的经济根源
三 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的结构性矛盾
第三章 空想社会主义批判与社会主义之为“科学”
第一节 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依据的批判
一 空想社会主义对资产阶级社会实现“理性的胜利”的批判
二 空想社会主义者建立“理性王国”以“解放全人类”的构想
三 恩格斯对构建社会主义依据问题的见解
第二节 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根源的揭露与批判
一 对空想社会主义唯心史观的揭露和批判
二 对空想社会主义抽象“人类观”的揭露与批判
三 对空想社会主义形而上学立场的揭露和批判
第三节 对空想社会主义“补缀办法”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一 对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贬黜货币”的改良方案的批判
二 对空想社会主义消除资本弊端改良方案的批判
三 “回到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立场上”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四章 科学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现人类解放路径的可能构想
一 早期构想:典型资本主义国家爆发革命并波及全世界
二 早期构想中的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东西方文明关系
三 马克思恩格斯不同于实现人类解放早期构想的思考
第二节 资本主义转型的特殊性及其狭隘之处
一 资本主义转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
二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转型之特殊性的研究
三 资本主义转型的社会机理及其狭隘之处
第三节 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 经济落后国家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
二 经济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三 与资本主义并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条件
四 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力归人民所有”相统一的机理探索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