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兴于《诗》

兴于《诗》

兴于《诗》

定 价:¥328.00

作 者: 黄子洵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儒家诗教传统与华夏诗化生存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2737577 出版时间: 2024-05-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在前现代语境中,《诗》为何能在言说常道的意义上被视为“经”。以“经”论《诗》的通行进路,如从经学史或广义上经学文化学的角度,梳理出诗经学史的理论成果或对《诗》的经典化过程及其影响作一番描述性研究,这对解释言说常道之“经”何以成为《诗》最为根本的意义规定而言并不充分。因为后者要求吾人深入《诗》与“经”这两个概念的内核进行义理层面的考察。本书以“诗教”为切入点来回应此问题,其原因在于,古人基于“常道”来理解“经”,基于“修道”来理解“教”。“经”与“教”在概念层面上互相涵摄,在交互关系中规定了彼此,故而“诗教”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诗》之为“经”提供解释。根本而言,本书试图对传统的经学史研究进路进行扬弃,基于哲学视域探究“教”的意义面向能否以及如何从《诗》自身生发而出,旨在论证历史文化维度下的诗教实践与诗化生存,与《诗》本身并非截然二分,而应被视为《诗》蕴含“教”的可能并落实于现实世界的结果。诗教作为《诗》自身本具且历史地展开的意义系统,涵盖人与自我、与他人、与政治共同体、与庶物苍生、与历史文化、与超越之天的关系维度,近则化己,远则理群,再到通古今之变,乃至究天人之际。

作者简介

  黄子洵,1990年11月生,女,广西桂林人,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任职于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儒道思想、经学(《诗经》学)和中国古典美学,在《哲学与文化月刊》《哲学门》《思想与文化》《哲学分析》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图书目录

绪论
上编  原《诗》:论《诗》的意义结构、内容呈现进路及言说方式
  第一章  《诗》之“志”与《风》《雅》《颂》的意义结构
  第二章  《诗》之“情”:“情—理”合一、“人—物”同其情的观念世界
  第三章  “赋”“比”“兴”与《诗》的意义世界
中编  《诗》与教:诗教的生成轨迹、特质及典范
  第四章  以《诗》为教的生发进路及其特质
  第五章  孔门诗教:儒家诗教传统的典范
下编  诗教的基本维度与华夏诗化生存的开显
  第六章  《诗》以化已:论诗化生存的“为己”面向
  第七章  《诗》以理群:论诗化生存的公共性面向
  第八章  《诗》以通古今之变:论诗化生存的历史性面向
  第九章  《诗》以究天人之际:论诗化生存的超越性面向
余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