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绪 论
一、“经子关系”解题/002
二、“原儒”述要/010
三、“回归原典”释义/017
第一章 乾嘉时期的“回归原典”及经子关系之转向
第一节 道论与经子的源流关系 / 029
第二节 六经正名与传记的还原 / 046
第三节 “回归原典”与经书系统的重建 / 060
第四节 乾嘉以降的经子关系论 / 080
第二章 康有为“原儒”及其经子关系论
第一节 儒、儒家与儒教 / 120
第二节 先秦儒家的源流与学统 / 132
第三节 诸子为儒家之流裔 / 143
第三章 “六经五记”:康有为的新经学思想
第一节 经传辨伪与正名 / 160
第二节 “六经五记”经书系统 / 171
第三节 天元性命之仁学 / 185
第四节 仁爱的大同世界 / 200
第四章 章太炎“原儒”及其经子关系论
第一节 “原儒”及儒学与经学之辨 / 220
第二节 史学与哲学 / 251
第三节 考据与义理 / 266
第四节 求是与致用 / 281
第五章 “四玄”:章太炎的新经学思想
第一节 经传正名 / 301
第二节 “四玄”经书系统 / 306
第三节 “无我”的一贯道体 / 316
第四节 忠恕、克己与绝四的工夫论 / 330
第六章 熊十力“原儒”及其经子关系论
第一节 儒家源流与学统重建 / 349
第二节 儒学与民族文化认同 / 364
第三节 《易》为中国学术思想之源 / 376
第四节 诸子为儒家之流裔 / 389
第七章 “四经”:熊十力的新经学思想
第一节 孔子与六经正名 / 406
第二节 “四经”经书系统 / 421
第三节 乾元性海之内圣学 / 435
第四节 大同公正之外王学 / 457
结 语 / 488
参考文献 / 502
后 记 / 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