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哲学知识读物王船山生的思想研究

王船山生的思想研究

王船山生的思想研究

定 价:¥138.00

作 者: 刘昊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2735009 出版时间: 2024-06-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王船山是明未清初的重要思想家,如何理解其思想与宋明理学的关系,是学术界历来关注的主要问题,一般认为其思想宗旨在于反省宋明理学,重建儒家正学理想。本书试图进一步揭示,船山的理论根基在于重审宋明理学的“生”的思想,他在“生”的问题上有诸多理论自觉,并且主张“生”的思想应当从“生生”的角度加以理解,“生”的本质是持续性地创造,而非“生而就有”意义上的生成。“生”的思想贯穿船山的本体观、理气论、天道论、人性论、人道论以及历史观。本书分析了上述议题,指出船山强调本体与现实,或天道与人是生生连续的,但是认为需要高度警惕这种连续性,因为天人之间有差等,天道的生生不能代替人的生生,故他在人性论、人道论等方面主张人性、人道是后天不断发展的。此外,本书力图将船山思想置于明代理学的发展路径中,反省宋明理学尤其是气论的研究方法与代表性观点。

作者简介

  刘昊,男,清华大学哲学博士,同济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主要从事宋明理学、明清文献、江南儒学的研究,2019-2020曾赴哈佛大学任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2022年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等3项,近年已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哲学门》《古典文献研究》《浙江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相关论文。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缘起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目标取径
  第四节  前沿研究
第二章  “生”与“生生”的思想渊源和张力
  第一节  “生”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早期儒家与道家的“生生”观念
  第三节  “生亦是生生之意”——从汉到宋
  第四节  “生之谓性”的重新评估——明代思想的趋向
  小结
第三章  “生”在船山思想中的形成与演变
  第一节  早年:易学与“生”的思想奠基
  第二节  中年:以《读四书大全说》为中心
  第三节  晚年:安生安死,生生无穷
  小结
第四章  船山论“生”的多重含义
  第一节  功用发见
  第二节  生而始有
  第三节  一本与生
  第四节  人者生也
  第五节  生死始终
  第六节  往来日生
第五章  “纲组”与“是生”——生生连续的本体观
  第一节  理气与本体
  第二节  从乾坤并建到乾坤立本
  第三节  太极本体:理气充凝
  第四节  本体在先:阴阳常在
  第五节  无迹而不可测:本体的超越义
  小结
第六章  道无有不生之德——以气言天的天道论
  第一节  天的定位:生生者
  第二节  天无先后,彻乎古今
  第三节  天无“无理之气”
  第四节  “道生天地”即“天地体道”
  第五节  道与阴阳交与为体
  余论  兼论超越性与过程性
第七章  善其生而成其性——日生日成的人性论
  第一节  重构“性者生也”与“成性”说
  第二节  “生理”即“生之谓性”
  第三节  “形色天性”说与“气善”说的证成
  第四节  性善:“借端而言之”
  小结
第八章  人成亦生生之道——以德行道的人道论
  第一节  天人的张力:天之德与人之德
  第二节  人道的根基:自成、自道与自然
  第三节  人道的完善:持权与德之成性
  第四节  人道不舍形色:充气与践形
  小结
第九章  治身治世而不穷——道在事中的历史观
  第一节  一治一乱
  第二节  理势合一
  第三节  道以成事有体
  第四节  “道统”观再论
结语
  第一节  气学与船山思想定位
  第二节  生生而实有的宇宙观
  第三节  德性生成的双重维度
  第四节  生死关怀与未来责任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