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哲学知识读物新经学(第十三辑)

新经学(第十三辑)

新经学(第十三辑)

定 价:¥88.00

作 者: 邓秉元 主编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208189447 出版时间: 2024-06-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经学是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基石,是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学术体系之大宗。但晚近以来,受到受到西方的冲击与国人的蔑弃,加之自身未能建立起适合于时代的新的形态,经学成为已陈之刍狗,长期被否定。由此造成国人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缺乏正确认识,在面对时代之挑战时也常常感觉捉襟见肘,无所适从。在此局面下,重建经学思维体系,从学理上改造经学的历史形态,使之在现代重现焕发生机。这是需要几代人为之不懈努力的事业。加之近年来传统文化重新受到上上下下的关注,各种各样的声音不绝于耳,众声嘈杂之下,需要对经学进行正本清源的解读与阐释。本系列之用意即在于此。本书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邓秉元教授主编,分学术遗札、古典新诠、经学义理、经学历史、圆桌论谈等部分。学术遗札收录了林宰平1935年的一篇文章,揭示了学术思想与民族性之关系;古典新诠收录对于《老子》古本第二十二至二十八章的校读;经学义理收录的三篇文章,《不可奈何的正性》细致分疏了《庄子•德充符》一篇的义理结构与思想根本,《心斋与素王》则结合《庄子•人间世》讨论了其与《春秋》学的关系,《备物、象德、尽性与阴阳》通过对一些基本“概念”的梳理和展开,揭示出早期儒家“德性论”的特质;经学历史部分,既有对汉代《尚书》今古文分卷问题的重新探讨,对《仪礼经传通解》如何对《仪礼》进行分章的梳理,还包括对之前关注较少的康有为《物质救国论》一书的深入解读;圆桌会谈收录了2023年6月在复旦大学召开的“经典的活化与经学研究的反思——《新经学》第十辑出版座谈会”会议纪要的下半部分,包括杨乃乔、虞万里等学者的发言和最后的圆桌讨论。

作者简介

  邓秉元,原名邓志峰,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学、经学史、思想史,著有《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新文化运动百年祭》、《孟子章句讲疏》、《周易义疏》等。

图书目录

目録
學術遺札
學術思想和民族性——就中國方面説    林宰平/1
古典新詮
古本《老子》校讀釋•《德經》(四)——二十二至二十八章  劉志榮/5
經學義理
不可奈何的正性——德充符的根本  勞悦强/27
心齋與素王——《莊子•人間世》的《春秋》微言  柯小剛/86
備物、象德、盡性與陰陽——孔門德性論的内在展開  鄧秉元/104
經學歷史
漢代今古文《尚書》篇卷問題再訂  孫思旺/169
《儀禮經傳通解》分章特色及其影響  林秀富/205
事物之利——康有爲的《物質救國論》石保羅(Pablo A. Blitstein)著 周明昭譯/241
圓桌論壇
中華文明之重估陳强/266
經典的活化與經學研究的反思——《新經學》第十輯出版座談會會議紀要(下)  楊乃喬、虞萬里、鄧新文、史應勇、邱立波、徐淵、胡春麗、郭永秉、趙四方、余一泓、張巍、鄧秉元/286
編後記/356
稿約/361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