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于当下互联网环境中道德与幸福的同一性问题,从哲学的角度切入,认为网络哲学的本质性规定是从全体及其互联互通属性出发理解和领会一切存在。因特网从高技术角度创建互联互通的网络世界,人类社会进入“互联万有”的时代。从互联网的设计架构层面讲,互联网采用“分布式结构”,这种结构体现了平等的互联互通精神。从互联网的内容看,网络技术将“万有”转换为“二进制数字信号”,使其能够在“分布式网络”中自由地流通,继而形成“虚拟空间”。综合互联网的结构和内容,其具有如下特征:自由,平等,互联互通,虚拟性。在此基础上,“道德”“幸福”以及“德福同一性”在互联网语境中流转变化,形成互联网时代德福同一性的网络哲学形态:“自由形态”“异化形态”“至善形态”。这三大形态之间不仅仅是逻辑演进关系和历史演进关系,而且是共存关系,能够在不同的虚拟空间和整个网络空间中“共存”。最终来说,在互联网时代,培育德性主体和确立至善的优先性,是推进德福同一的根本前提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