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哲学理论中国哲学与文化:佛学与中国哲学之交涉(第二十一辑)

中国哲学与文化:佛学与中国哲学之交涉(第二十一辑)

中国哲学与文化:佛学与中国哲学之交涉(第二十一辑)

定 价:¥65.00

作 者: 郑宗义 主编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73210180 出版时间: 2024-01-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32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辑的主题为“佛学与中国哲学之交涉”,收有主题论文四篇,加上其他论文两篇,共收文六篇。姚治华老师的文章以梵、藏、汉对译为基础,讨论了鸠摩罗什汉译文献中的“假名”及相关概念。陈荣灼老师的文章对梅约翰所编《朱子哲学思想的佛教根源》中的观点提出商榷。耿晴老师的文章检讨了牟宗三对佛教体用义的判定,认为他的诠释并不成功。圣凯老师的文章讨论了隋唐佛教宗派的形成,认为其既蕴含“差异—同一”的文明交流,又呈现“边缘—中心”的文明互鉴意义。赖锡三老师的文章分析了《齐物论》的撄宁法门,并认为牟宗三对《庄子》的理解并不准确。白自强老师的文章分析了《庄子》中人性的内涵。

作者简介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于2005年成立,刘笑敢教授及信广来教授为荣誉主任,并由郑宗义教授及姚治华教授分别担任正副主任。中心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学者访问计划及出版期刊,致力于组织与推动新课题、新方法、新领域、新资料的探索与研究,提升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的学术水平和促进学术交流。 郑宗义,1995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热爱教学与研究,信奉孔子之言:“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图书目录

主题论文:佛学与中国哲学之交涉
“依托施设”与“假名”  
华严宗与朱子  
佛家的空仅仅是抒意字吗?牟宗三佛家体用义之再衡定  
隋唐佛教宗派形成的文明史意义  
  
专  论  
《齐物论》“大觉亦梦”的吊诡主体与撄宁法门——兼与牟宗三所诠释的天台、华严相对话  
  
新叶林  
以心、德言性:庄子对人性的整体把握  
  
编后语  
佛学与中国哲学之交涉  
  
稿  约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