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诠释学是一门研究理解与意义的系统理论。语文教学活动是围绕个体的价值生成与实现而展开的,是一个文化感悟、智慧生成和灵魂转向的过程,也是一种深层次的意义建构。本书立足于语文教学论与哲学诠释学的结合点追问语文教学的本质与意义,对语文教学的目标、文本、师生关系、方法等进行诠释学解读、现实审视和实践探讨,尝试从哲学诠释学的理论框架中找寻语文教学意义世界的回归之路,以期获致某种超越的可能。在哲学诠释学视域下,语文教学是师生以语文文本为内容、对话互动为手段、意义创生为旨归的主体性生成过程。语文教学目标的哲学诠释学向度在于言语生命意义的存续、生活意义的拓展、审美意义的涵育、文化意义的生成。语文文本理解是教师、学生、媒介同在的实践,是一个自我理解的内向循环和意义社会化的外向循环相统一的视域融合过程。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精神对话关系,对话是对文本中的语言细节、深邃思想、美好德性进行涵咏和领会。语文教学中的方法从本体上来说是师生对自身生命情态和意义的一种体验,自悟自创的言语体验、澄怀味象的审美体验、知行合一的生活体验能够增强语文教学实践的人文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