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哲学理论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精神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精神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精神研究

定 价:¥89.00

作 者: 王海滨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2850108 出版时间: 2025-03-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精神”问题是建构现代性的一个基本问题。以现实的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有着丰富的关于精神的本质、结构和发展的思想资源与理论财富。与注重主观体验和逻辑分析的精神理论不同,在以实践为基石的历史唯物主义论域中,马克思开辟了一条新的精神理论道路。研究精神问题,如果脱离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框架,就容易忽视实践性、总体性和辩证法而片面拔高精神的地位或者迷失于精神世界的自我陶醉中。就此而言,素来重视德性和境界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中的信仰、观念论、浪漫主义等相关内容,需要更多浸润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心性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智慧以及西方文化中精神研究的相关思想,在一定意义上能够丰富唯物史观关于人的解放的基本理论。为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应该更多关注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的精神修养。

作者简介

  王海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人学学会理事、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唯物主义与人的精神世界重建。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北京大学学报》《文史哲》《哲学动态》《教学与研究》《江海学刊》《天津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战线》《学习与探索》等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出版专著五部。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三篇、论点摘编三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两项。

图书目录

理论篇
第一章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精神理论的现代性建构
  第一节 精神的本质与结构:以实践为枢纽的精神结构论
  第二节 精神的运行与发展:以人的解放为基础的精神修养与精神实现
  第三节 精神的力量与作用:与现代化实践能够良性互动的精神境界观
第二章 历史唯物主义与精神境界的现代性建构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传统文化的精神境界取向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架构与现代西方文化的精神境界追求
  第三节 在“现代化·欲望·精神”的关联中探寻现代性的精神境界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视域中的“精神”研究
  第一节 主宰与受动相辅相成的精神本质论
  第二节 整体性与层次性协调统一的精神结构论
  第三节 精神修养与精神解放彼此呼应的精神发展观
  第四节 内向超越与实践创造相互包容的精神境界观
第四章 历史唯物主义与人的精神发展的三个路向
  第一节 精神修养:境界逻辑与苦乐原理
  第二节 精神实现:自由逻辑与主客原理
  第三节 精神解放:实践逻辑与知行原理
第五章 精神的实现与现实的精神:从黑格尔到马克思
  第一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精神实现论的追随、批判和超越
  第二节 马克思资本现代性批判的精神维度
  第三节 如何走出现代性的精神困境
第六章 马克思开辟的精神研究理路
  第一节 后黑格尔精神理论的逻辑自觉
  第二节 以实践为基石的整体性框架中的精神存在及其发展脉络
  第三节 历史延续性视角下人的解放和精神实现
  第四节 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精神结构论
  第五节 历史唯物主义论域中的精神解放论
  第六节 与中华文化的精神互鉴
第七章 马克思的精神生产论及其当代性
  第一节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中心-依附”论批判
  第二节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
  第三节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良性互动的具体环节
第八章 《共产党宣言》与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第一节 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节 输送智慧滋养
  第三节 激发精神力量
现实篇
第九章 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自我”
  第一节 “历史·人心”:一个应该且能够“精神上立起来”的新时代
  第二节 “实践·精神”:为现代性的中国实践凝神铸魂
  第三节 “学术·话语”:走进精神的深处与走出现代性的精神困境
第十章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精神重建与中国现代性建构
  第一节 现代性的多副面孔及其“单向度”实践
  第二节 作为中国现代性建构题中应有之义的“精神重建”
  第三节 优化当代中国人精神重建的“文化生态”
第十一章 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与人的精神世界重建
  第一节 精神与现实的逻辑权重
  第二节 精神与现实的和解和互动
第十二章 当代中国人精神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及其依赖条件
  第一节 精神现代化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当代中国人精神现代化的结构化路径分析
  第三节 当代中国人精神现代化的现实依赖条件
第十三章 现代性、中国问题和精神重建
  第一节 欲望主宰与感性至上原则
  第二节 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
  第三节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第十四章 面向“中国问题”的人学研究与文化哲学: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第一节 传统文化认同与精神世界重建
  第二节 文化启蒙与精神世界重建
第十五章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中国精神涵养与话语体系建构
  第一节 如何认识和涵养中国精神
  第二节 怎样构建中国精神话语体系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