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思路。本书从转向、问题、个案、实践四个方面凸显这一主旨。对于其价值姿态选择,已从近现代的仰视抬高,折向当代的平视-对话;对于其阅读空间,则由近现代的文化-救世,向当代的时事-泽述和理论-学理拓进。问题的存在是理论发展的机缘,本书反思了二元论、第三契机、与马克思的关系、告别康德等复杂议题,并试图以康德的学理来剖析马克思的不平衡关系问题。劳承万构建的审美中介论、美(乐)学形态论和诗学形态论,即三论美学体系,融入了康德的思想观念。中国当代的审美-文学实践与康德美学具有亲缘性,《白鹿原》和《人向消息》就是其侧影。本书表明,掠过康德我们将有坏的美学,超越康德才会有新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