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书框架
第一章 “廉”范畴的基本含义及其历史演进
第一节 “廉”范畴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廉”德思想的产生及早期发展
第三节 比较的视阈:先秦诸子论“廉”
第四节 历史的视野:后世儒家论“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儒家廉德思想的理论基石
第一节 “天人合一”:儒家廉德思想的哲学基石
第二节 “以民为本”:儒家廉德思想的政治基石
第三节 “仁者爱人”:儒家廉德思想的伦理基石
第四节 公私、义利、理欲之辨:儒家廉德思想的价值原则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儒家廉德思想的伦理内蕴
第一节 俭:儒家廉德思想的生活之基
第二节 耻:儒家廉德思想的道德前提
第三节 孝:儒家廉德思想的伦理之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儒家廉德思想的政治表征
第一节 道德的向度:廉善、廉敬与廉正
第二节 法律的向度:廉法
第三节 能力的向度:廉能和廉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儒家廉德养成的基本路径
第一节 廉德养成的学理依据
第二节 廉德养成的教化机制
第三节 廉德养成的制度规范
第四节 廉德养成的法律约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儒家廉德思想的古代践行
第一节 廉耀古今:“明君”与封建盛世
第二节 百世流芳:“清官”与社会风化
第三节 二重变奏:贪腐与倡廉的交织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儒家廉德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儒家廉德思想与新时代廉政建设的契合
第二节 儒家廉德思想对新时代我国廉政建设的重要启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