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中国哲学行不言之教:老子的思想特质

行不言之教:老子的思想特质

行不言之教:老子的思想特质

定 价:¥79.80

作 者: 李健、黄昶力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2676546 出版时间: 2024-12-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行不言之教 : 老子的思想特质》在研究对象上,均围绕《老子》文本展开,以楚简本、通行本为主要依据;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在思想流变中研究和诠释老子思想。老子思想具有流变性,是因为《老子》文本的形成本身处于流变之中,楚简本和通行本有较大的思想差异,尤其是楚简本关于“有”“无”的关系与通行本有根本性不同。《行不言之教 : 老子的思想特质》把老子的思想概括为八大特质,上编介绍通行本《老子》的思想特质:“行胜于言”“人法自然”“道人合一”“圣人之道”;下编介绍楚简本《老子》的思想特质:“情意之道”“内圣外王”“体有用无”“道恒自然”。本书适用于《道德经》研究者,对《道德经》业余爱好者而言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李健:2018年毕业于暨南大学文艺学专业(国家重点学科),获文学博士学位。2020年加入西安外事学院,2022年破格晋升高级职称,现任七方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命道学,论文发表于《中国哲学史》《哲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重要期刊,论文荣获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持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秦道家生命哲学研究”。兼任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研究员、《老子学刊》(CSSCI)编委。创办北京元学文化院,举办论坛多届,并积极参加公益活动。黄昶力: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现任西安外事学院校长助理,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制度的总体设计;组织并推动实施学校智慧课堂教学模式革新、学分制教育教学改革、学生个性化评价体系设计等。主讲“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课程,参与省级课题2项,主持校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1项。2023年荣获民进陕西省委“优秀教师”称号。

图书目录

上 编 通行本《老子》的思想特质
第一章 行胜于言 3
第一节 “言者不知”:“行于大道”的体道论 6
第二节 “希言自然”:“周行而不殆”的天道论 10
第三节 “美言不信”:“行可以加人”的修身论 17
第四节 “多言数穷”:“行不言之教”的治国论 21
本章小结 27
第二章 人法自然 31
第一节 是“道法自然”还是“人法自然”:修辞视域下的义理还原 35
第二节 人“法自然”:人取法天道 43
第三节 圣人“辅自然”:君不强制民 51
本章小结 56
第三章 道人合一 59
第一节 道生万物:老子之道人关系 60
第二节 道生德畜:老子之人道沟通 65
本章小结 73
第四章 圣人之道 77
第一节 与道同在:存在的根基 79
第二节 成为圣人:存在的目的 86
第三节 素朴:存在的价值 92
第四节 虚静:存在的状态 100
本章小结 107
下编 楚简本《老子》的思想特质
第五章 情意之道 111
第一节 道“悦”:道的情感性 115
第二节 道“救”:道的意志性 125
本章小结 133
第六章 内圣外王 139
第一节 内圣篇:论述成为圣人的路径 147
第二节 外王篇:论述圣人治世的路径 157
本章小结 168
第七章 体有用无 179
第一节 有无同构:道的内涵 182
第二节 体有用无:道的体用关系 186
本章小结 192
第八章 道恒自然 195
第一节   楚简本《老子》甲本中的“天道自然”与“治道自然” 197
第二节 “ 道法自然”即道“恒自然”:汉帛本的意蕴 206
第三节 “ 道法自然”(道“恒自然”)与“道恒无为”的关系 214
本章小结 218
附 录 221
附录A  重估老子之道的两种诠释视域——评陈金樑《道之二解:王弼与河上公〈老子〉注研究》 223
附录B  老学晚于孔学新证——对木斋《先秦文学演变史·老子》的评论与补证 235
附录C  楚简本《老子》释文 255
附录D  通行本《老子》原文 263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