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松庵(1674—1734年):名贞亮,称新七郎,姓平氏,京都人,是江户时代中期的一名儒学者,与同时期的三轮执斋共同倡导阳明学。其家世、履历、性行不详,其生平简介主要见于古义学派著名学者伊藤东涯(1670—1736)《绍述先生文集》中的《三重松庵墓志》。三轮执斋(1669—1744年):名希贤,字善藏,号执斋,又号躬耕庐,是与三重松庵同时代的著名阳明学者。出生于京都绫小路通东洞院东入神明町南,其祖先是大和国三轮神社的司祝;其父亲名为泽村自三,以行医为生;其母亲名为箸尾氏。执斋6岁丧母,14岁丧父,先被其表叔父大村彦太郎(白木屋创始人)家收养,成人后又过继给真野氏,最终为告慰先祖而恢复原本姓氏三轮。佐藤一斋(1772—1859):名坦,字大道,通称捨藏,一斋为其号,又号爱日楼、老吾轩等,是日本江户时代后期具有“并取朱陆”“朱王调和”性质的代表性儒学者,被称为极具声望的一代鸿儒。刘金才: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国际中江藤树思想学会会长、“日本阳明学家经典著作译注与研究丛书”主编,博士生导师。刘齐文: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日语系教授。代红光: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出站博士后,外交学院外语系日语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日本思想文化、日本政治外交。已出版《中国文化外交理念与实践》等著作2部、《成熟的江户》等译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刘静:历史学硕士,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日本历史文化,发表学术论文数篇。潘琳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学硕士,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文学,发表学术论文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