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中国哲学盈科后进

盈科后进

盈科后进

定 价:¥248.00

作 者: 杨海文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丛编项: 中国孟学史丛论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0230575 出版时间: 2024-07-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国孟学史的论文结集,采取历史—思想史进路,对代表性人物(如荀子、司马迁、扬雄、王阳明、戴震)、代表性作品(如《汉书· 古今人表》《牟子理惑论》《千字文》)、代表性事件(如《孟子》传记博士问题、李觏疑孟公案、《孟子节文》事件)进行了翔实考察,对孟子与先秦诸子、孟子与文史哲、孟子与道佛的思想关系进行了创新研究。本书文献丰富,考证精当,文史兼综,重点突出,呈现并敞开了中国孟学史厚重而又复杂的多维向度,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杨海文,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中国孟子学会副会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济宁里仁书院院长。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侧重孟子思想、孟学史、《孟子》单章研究。著有《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世界》《文以载道——孟子文化精神研究》《盈科后进——中国孟学史丛论》。近期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编孟子正义”。

图书目录

序  孟子思想文化的多维阐发  / 李宗桂
引言  《孟子》极简史:历史、思想与读法
孟子与“孔孟之道”的形成
《孟子》首章与儒家义利之辨
“本心之明”的遮蔽与唤醒——夷子逃墨归儒的伦理学解读
相似文本·思想亲缘·曾思孟关系——《孟子·思诚章》的三大论域
从尧舜到孔孟:《孟子》末章与儒家道统论
《孟子》引论《诗》《书》的文献地图——兼评陈澧《东塾读书记》考释的得失
汤武放伐与王霸之辨——《荀子·议兵》的孟荀相似度问题
中国思想史上的“引用”:以《新语》引孔孟荀为例
贾谊《新书》对孟荀的显性—匿名引用
《孟子》传记博士问题的学术史考察
司马迁对“孟荀齐号”语法的确立
孔孟一体:扬雄《法言》的文化守成主义
孟母教子:从故事到传统
《孟子》与《古今人表》的理想人格论——以圣、仁、智为中心
孟子与汉代思想史的散点透视
中国佛教史上第一篇孟子学文献——《牟子理惑论》新探
刘熙与交州孟子学
“孟轲敦素”:南朝孟学史的点睛之笔
孟子与“初唐四杰”
“宋太祖誓碑”的文献地图
李泰伯疑孟公案的客观审视
李觏与“骂孟诗”的思想史深意
朱熹《读论语孟子法》溯源
子程子曰·程子云·连用“程子曰”·程子又曰——《四书章句集注》表述“程子曰”的四种变例
重订曲阜孔庙元代加封孔子碑两通
朱元璋时期的《孟子节文》事件
一篇罕见地高度评价滕文公的孟子学文献——湛若水佚文《吊文公词》考释
阳明“四句教”出处辑考
朱子学与朝鲜王朝的未发之辨
戴震对孟子性善论的重构
“程氏《读史偶见》谓”与清代孟荀关系
“庄生传颜氏之儒”:章太炎与“庄子即儒家”议题
李泰棻《庄孟互不相及问题斟酌》引文溯源
《论》《孟》一根而发:牟宗三的儒家道统观
试论郭齐勇教授的中国古代儒学研究——以孟子为中心
孟子研究的史学进路——兼评刘培桂著《孟子与孟子故里》
结语  孟子思想研究与孟学史研究如何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