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宗教道家文化研究(第三十六辑)

道家文化研究(第三十六辑)

道家文化研究(第三十六辑)

定 价:¥98.00

作 者: 陈鼓应 主编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1166545 出版时间: 2024-09-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32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道家文化研究》(第三十六辑)为“全球老学”专号,聚焦于全球范围内《老子》的注释与翻译研究。全书分四大模块收录来自多个国家学者的论文24篇:一、“《老子》文本与思想”,主要是对《老子》文本的研究;二、“中国历史上老学的传承与发展”,集中于中华老学的研究,尤其是《老子》注本中的各种问题;三、“《老子》在海外的翻译与传播”,其论文或偏向思想史,或以阐释哲学概念为主;四、“中外哲学互动中的《老子》”,主要是研究《老子》对世界其他哲学和思想传统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共同点。书末另附有“《庄子·人间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2篇论文。

作者简介

  陈鼓应,1935年生,福建长汀人,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座教授”。著有《老子注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管子四篇诠释》、《黄帝四经今注今译》、《易传与道家思想》、《道家易学建构》、《周易今注今译》、《道家的人文精神》、《庄子的人性论》和《道家哲学主干说》等专著。一直担任《道家文化研究》期刊的主编。

图书目录

《老子》文本与思想
老子的独体论及其影响  李延仓
《老子》“失道而后德”背后的治理阶段论  萧平
从心灵到行动
——老子哲学中“前识”与“为”的思想线索  叶树勋
“无身而有身”
——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思维逻辑的展开  徐会利 孙倩
《道德经》的原始文本
——厘清“视角性版本”与“校订性版本”  
[美]Thomas Michael(马思劢) 郭薇 译 郭鼎玮 校
《老子》中“根隐喻”的类型及其思想意义   [韩]郑锡道
中国历史上老学的传承与发展
明圣贤之知
——中国上古晚期注释策略
[美]Michael Puett(普鸣) 郭薇 译
论严遵的援《易》解《老》  袁青
阮籍《达庄论》《大人先生传》的政治思想
——兼论阮籍对老子、庄子学传统的吸收与融合  孟庆楠
长安道教与成玄英《道德经义疏》
[德]Friederike Assandri(李可) 郭薇 译
《道体论》的哲学解读  尹志华
论董思靖的老学思想
——兼论宋代道教教义发展的时代特点  刘固盛
《老子》在海外的翻译与传播
《老子》在日本的版本流传及研究
——以庆长古活字本文本系统为中心  [日]山城喜宪 李蕾 译
《老子》读解中的日本近代学术史
——日本与欧洲中国学的交错  [日]中岛隆博 廖娟、万沛涵 译
早期《道德经》英译与阐释中的“nature”意义流变  蔡觉敏
思想的时差
——20世纪末期《道德经》在美国的接受流变研究  辛红娟
箴言之道
——列夫·托尔斯泰的《道德经》译本   初金一 郭田恬 译
《道德经》印度尼西亚语译本中“德”字的翻译分析
     [印度尼西亚]Pauw Budianto(包秉龙)、Anton Sutandio(安东·苏坦迪尤)、Sri Iriantini(斯里·伊瑞安提尼)、Yohan Yusuf Arifin(尤翰·优素福·阿里峰)、Noviana Laurencia(诺维亚娜·劳伦西娅) 乔帅钘 译
中外哲学互动中的《老子》
新绘道家圣贤
——傅圣泽对“道”的诠释  魏伶珈 闫彩萍 译
拉丁语《老子》“有”和“无”概念初探 [美]Misha Tadd(邰谧侠)
论“无” 
——黑格尔、谢林和老子  黄国巨 张羽佳 译
老子《道德经》如何改变了海德格尔
——哲学语法的重新生成  夏可君
17—19世纪朝鲜实学者对《道德经》的理解
——基于“星湖学派”“北学派”“正统朱子学派”的观点
[韩]Heejung Seo-Reich(徐希定)
道家思想中“水”的象征意义
——从苏非主义的视角出发   
[伊朗]Esmaeil Radpour(李朴) 乔帅钘 译
 “《庄子·人间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庄子》女性体道者之意义探析  王志楣
超越与现实之间
——《庄子·人间世》“心斋”寓言新解  朱金晶

本目录推荐